惠民县法院“点线面”靶向发力 赋能惠民绳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年10月25日 | ||
近年来,惠民县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延伸为民服务触角,“以点扩面”全力护航惠民县绳网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涉绳网企业纠纷323件,办结186件。 一是聚焦品牌“关键点”,凝聚涉企解纷合力。依托“红网先枫”特色品牌,构建“1+N”大调解工作格局,推动司法资源与社会资源优势互补。设立“代表委员联络站”,邀请熟悉绳网产业发展方面的代表、委员参与案件调解,成功将13起纠纷化解在诉前。搭建由辖区综治中心牵头、法邮服务站参与的绳网纠纷交互式调处平台,通过局域网双向融合、调解平台双向对接,实现诉前调解与诉讼调解双向衔接。今年以来,通过绳网纠纷交互式调处平台合力化解绳网纠纷11件。设立绳网行业纠纷调处办公室,充分发挥“法官+绳网行业协会+人民调解员+辖区网格员”联动解纷机制的实质解纷作用,成功化解纠纷17起,均未进入执行程序。 二是画好职能“延长线”,做实涉企司法服务。制定《惠民县人民法院暖企护企营商十二项措施》,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送法进企业”等活动20余次,为企业提供“订单式”精准普法服务,帮助公司管理者将风险管理前移。出台《涉绳网企业案件经济影响双向分级评估处置工作指引》,选派2名年轻法官与辖区内重点企业建立结对关系,全过程开展涉绳网企业案件经济环境影响双向分级评估,及时向10家涉诉案件较多的代表企业,发放企业经营风险防控提示书、司法需求表、营商环境监督卡30余份。注重梳理案件办理情况,建立详细台账,筛选败诉后不履行义务的企业、个体户名单,每季度向产业协会进行风险预警推送。同时,针对绳网企业在出货发货、职工安全管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发出司法建议3份,确保绳网企业经营生产管理健康有序运行。 三是强化助企“发力面”,立审执管联动护企。增设涉企立案窗口,开辟诉讼服务绿色通道,涉绳网企业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68.32%。建立涉绳网企业犯罪“零延迟”打击机制,审结被害单位为绳网企业的刑事案件4件,追回资金825.65万元。组建2个民商事速裁团队,与执行团队建立审执快速衔接模式,双线配合、高效协同。1-10月,涉绳网企业民商事案件平均办案时间18.2天,同比缩短3.1天,办结涉绳网企业执行案件30件,执行到位136.39万元,执行到位率51.23%。加强审判管理,每季度对已办结的涉绳网企业案件进行专项评查,重点评查案件的质量、效率、效果等。今年以来,共专项评查涉绳网企业案件97件,自查整改问题10余处。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