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女遇歹人误入歧途,德城法官悉心引导助其迷途知返
“姐姐你这么关心我,就像是我的亲姐姐一样。放心吧,出去以后我一定明辨是非,好好生活,更加坚强和独立,不辜负你对我的教导……”看守所中的范某面对来看望她的德城区法院少审庭法官白雪,泣不成声。
“花季”遇歹人,从此误入歧途
范某出生于1994年,自小因父母离异先后跟随爷爷奶奶和叔叔一家生活。动荡的童年让范某觉得十分没有安全感,无法安下心来好好读书。小学毕业后,她就离开学校,开始独自谋生。2011年,范某来到河北,在一家KTV打工,在这里,她认识了带她走上歧途的南某。
南某40多岁,刚与妻子离婚,没有正式工作,曾因盗窃罪入过狱,对初来河北的范某关怀备至,常常送她一些小礼物,接送上下班,范某不开心的时候就讲笑话给她,逗她开心。慢慢地,范某依赖上了他,从小缺少关爱的她因为这些逗女孩子开心的小伎俩而“沦陷”,成为了南某的女朋友,并和他住在了一起。
南某的弟弟王某(因母亲改嫁而改姓“王”)同样游手好闲,无正式工作,曾因盗窃、抢夺、故意伤害罪入狱,出狱后不思悔改,和哥哥一起靠偷电动车混日子。2011年5月,南某和王某向范某提出一起偷电动车,对南某言听计从的范某想都没想就点头答应了。于是三人开车来到德城区某小区,兄弟二人撬开一辆电动车,交给范某骑出小区,随后将电动车装到开来的车上,三人逃离作案现场。过了几天,南某用卖电动车换来的钱给范某买了件新衣服,范某很开心,从此跟着南某走上了盗窃电动车的歧途。
东窗事发 ,获刑六个月
2011年6月,三人在德城区某KTV旁盗窃刘某的电动车时,恰巧被刘某当场撞见,三人驾车逃跑,刘某追赶未果,遂报了警。10天后,范某于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被抓获,同年7月被取保候审。
当时未成年的范某不知道何为取保候审,以为自己被释放,不久便离开了德州,又回到河北其曾经打工的KTV继续上班,并与南某失去了联系,后因轻信他人而吸毒,被送到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两年。2013年,从戒毒所出来后的范某不知道自己因取保候审期间多次传唤不到,于2017年再次被抓捕归案。
法院经审理判决,范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在共同犯罪中,其积极参与,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因其在作案时是未成年人,认罪态度较好,应从轻或减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悉心引导,德城法官助其迷途知返
“每次见到范某时,她都是在哭,特别悔恨自己做过的错事。她是一个很懂事、很单纯的姑娘,别人只要给她一点点关心,她就会相信别人说的任何话,这大概跟她的童年生活经历有关系吧,因此很容易被人利用。”承办该案的法官白雪说。
判决生效后,白雪法官担心她心思单纯,在服刑期间轻信别人,受人蛊惑,于是去看守所看望她,并带去自己亲手写的信,与她促膝长谈,教给她如何与人相处、明辨是非,告诉她出狱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必要时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在我们去看她的时候,她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有没有人替她缴纳罚金,当知道没有人替她缴纳时,她向我要了罚金缴纳流程,表示会自己缴纳。本来在她那个年纪,应该是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可是她却因为缺少这份关爱,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好在她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犯下的错,并承诺出来后先找个工作养活自己,再学个技术,好好生活。”白雪法官说,“我们少审庭接触到的都是些未成年犯罪的孩子,他们有些人心思十分单纯,在做错事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是在犯罪。如果一味的用法律的威严去惩罚他们,或许无法触及他们的内心深处。所以我们经常会分析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源,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用心与他们进行沟通,用温情感化他们。法律不只有威严,还有对未成年人的关爱与保护,希望他们能够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在法律的关爱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