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德州中院引导页 > 回收站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习近平:新常态将给各国提供更多机遇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01月09日

  解读

  两洋铁路涉及多国无整体平台难实现

  讲话中,习近平将中拉论坛比作“一株破土而出的嫩苗”。中国前驻委内瑞拉大使王珍表示,讲话透露了一个明确信息:从现在开始,中拉关系将迎来大发展时期,这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

  “平等相待”原则引阵阵掌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中国和拉共体成员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中拉论坛这个大家庭的平等成员。”这句话讲完之后,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句话令王珍印象深刻。他说,有些拉共体国家只有几万人口。过去在一些国际合作场合,他们往往被遗忘。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明确提出“平等”的概念,自然会受到欢迎。

  中国兑现对拉美承诺坚定不移

  习近平还提到了200亿美元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等的开展情况。王珍认为,这种坦诚的语言,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兑现和拉美合作的承诺方面坚定不移。

  在讲话中,习近平秉持了一贯的亲和风格。王珍说,这正像很多拉美国家领导人评论过的那样,“跟中国的合作感到很舒适,没有任何压力,是平等伙伴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说:“建立中拉论坛是中拉关系史上的创举。”其重要性在于,将中拉合作关系从点对点的双边关系,扩大到中国和拉美地区的整体合作关系。王珍解释,没有整体合作平台,关系发展会受很大限制。比如,2014年1至11月,中拉贸易额达到2419.3亿美元,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发展,必须要有新平台,否则很难做到。另外,目前正在商讨中的两洋铁路,涉及中国、秘鲁和巴西几个国家,没有整体平台,不好实现。

  王珍称,受到各国具体利益诉求不同等影响,中拉论坛的发展会有挑战,但这些都能通过合作协商机制解决,甚至转化成机遇。

  另外,习近平再次提到了一些高频词,如中国梦、和平与发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阮宗泽曾表示,中国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向国际社会传递和平与发展的理念,让国际社会放心。新京报记者 储信艳

  展望

  2015中国外交都有哪些看点?

  去年,党中央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外事工作会议,明确要培育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理念。2015年,是贯彻落实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外交将有哪些看点?

  中俄共庆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

  今年,中俄、中美、中欧外交都有新看点。中俄关系的一大亮点是中俄共庆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一名外交专家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今年9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将来华。当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目前,俄罗斯已对多国领导人发出邀请,希望他们5月9日赴莫斯科参加红场阅兵的大型庆典活动,邀请名单上包括习近平、奥巴马等。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今年中美之间最重要的是中美投资保护协定(BIT)的进展;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40周年,中欧领导人会晤将在欧洲举行,李克强将赴欧参会。

  领导人至少参加10场国际会议

  “一带一路”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在2015年将进一步“做实”,目前沿线已有5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参与。在具体项目方面,2015年有几条沿线国家的铁路进展值得期待:匈塞铁路、中泰铁路和中蒙铁路。金灿荣表示,去年已经推动建立了金砖银行和亚投行,不排除今年继续推动上合银行的可能性。

  很多每年必开的国际会议,也是重要的外交场合,预计今年习近平和李克强至少参加10场国际会议,包括在俄罗斯举行的上合峰会、在菲律宾举行的APEC会议等。另外,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将在南非召开,今年也将举办南非中国年,中南双方将在南非各地举办近百场活动。

  金灿荣表示,2015年中国外交在国际责任方面可能会发力,提升国际影响力。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兴中大道912号 电话:0534-2383919 邮编:25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