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何以笙箫默》遇上《熊出没》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霍袁平
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当徐志摩的著名诗句出现在《何以笙箫默》的剧集中时,忽然明白了这句诗的一点含义。悄悄是为了让他人过得更加幸福,一时的别离算不上情比金坚,但何以琛用七年的时间悄悄守候,终于迎回了情投意合的赵默笙。虽然时空有点久远,但毕竟还是修成了正果。
我想,法律人的修炼,也需要“悄悄”、“沉默”的柔韧。从一个初进法院的新人到书记员,再从书记员成长为法官助理、助理审判员,亦或审判员,更需要长时期的磨练。走得太快,会步伐不稳。就像赵默笙为了收养朋友儿子和应晖假结婚一样,应晖对赵默笙产生了情愫,但因默笙对以琛日积月累的恋思,毅然以“简单地开始,简单地结束”最终结束了有名无实的婚姻。
我们法律人毕竟是和人打交道,虽然我们可以用微表情来判断心思,但人的心理是最复杂、最善变的,所以法律人亦需要积淀不同环境下人的表达。我们的导师在处理信访等疑难案件时的游刃有余,正是我们这些青年干警所需要静心学习的。
当然,青年干警也不能一味地“悄悄”、“沉默”,我们有时也需要《熊出没》中光头强的“好事”。是金子总会发光,但金子再亮,也需要有抛光师的打磨。所以,青年干警也需要不断亮剑,通过办案来了解人,了解人心,积淀内涵。从这点上,我们都得向光头强学习,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青年法律人犯了错,不可灰心失意。我想,错误也许是最好的老师,十次成功或许都不及一次错误印象深刻吧!
一万个人的眼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何以笙箫默》和《熊出没》本来风马牛不相及,但我的脑洞突然让他们相遇,以上拙文就当作是我这个法律人的天马行空吧!
作者单位: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