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菏泽市牡丹区人民法院

“绣花针”的遐思

2015年05月26日
作者:菏泽市牡丹区人民法院
打印 分享到:

  绣花针的遐思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高岚

  周末的下午,坐上从汉寿到津市的汽车,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踏上了回单位的路途。“气温降了这么多,真后悔没听父母的劝告多加一件衣服。”望着窗外举着伞快步走的行人,我心中暗自后悔。“还好,脚比较暖和”,不经意脱下皮鞋,我惊奇地发现,又换了一双新鞋垫。看来,又是母亲的一番心意。

  人往往就是这样,只有在需要的时才会体会到平凡的可贵。母亲是一个平凡之人,但她的刺绣却很值得称赞。以往到现在,家里许多东西都少不了母亲的精心雕琢。可爱的吉祥物、幽香的茉莉花、优美的风景画等等,都在母亲的绣花针下显得更外生动。看,这双绣着精美动物图案的新鞋垫,就是母亲新近的杰作。

  有时,我也曾好奇地问母亲,从哪学得这么好针织刺绣。母亲听罢,笑着回答,“还不就是勤奋、心细加巧手呗。”看来对于刺绣,母亲早已心领神会了,但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又何尝少得了这三样呢?因循这个道理,我想这三样对于从事法院工作的我而言,肯定也是必不可少。

  勤者,勤劳、做事尽心力,毫无懈怠也。古代,既有“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明断,也有“天道酬勤,地道酬善”的佳句。那凿壁偷光、囊萤读书、闻鸡起舞、卧薪尝胆的典故,无不诠释着简单而又伟大的真谛。对刺绣与审判而言,勤奋当然必有之。刺绣,讲究的是日积月累的打磨,注重的是心尖间上的磨练,那一针一线、一图一案,无不浸透着汗水;审判,同样要求具有夙兴夜寐、兀兀穷年的韧劲。记得去年的一天,我办理了一件雇工侵权纠纷案。雇工马某早年与双亲生离死别,贤惠的妻子又在一次事故中撒手而去,自己身染重病,可偏偏在一次劳动中致残,留下一双子女无可依靠。面对此情此景,任谁都不免心生恻隐。每到深夜,不禁意间想起他声嘶力竭的哀嚎,总让我难以入眠。然而,正是这份恻隐之心,激励着我丝毫不敢懈怠,经过28次的调解、13次的组织协调、12次的回访帮扶,终于使这一纠纷圆满解决。望着原告的久违的笑容,我知道这是“天道酬勤”的回报。

  细者,心细、遇事谨慎、考虑周延、思维缜密也。在《孟子•梁惠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的见解中,讲的就是应该目光敏锐、心思缜密。对于刺绣与审判,心细同样兼而有之。刺绣,要求的是细微的驱使,讲究的是针尖上的细节,那颜色、粗细、尺寸、大小等等,无不考究的是细微的差别;审判,也必须具备心细如尘、洞若观火的决断。记得我与法官宋立军办理的一件拒不履行债务案,当时一直在为找不到被执行人而苦恼,但我们毫不气馁,反复核实情况、寻找线索,终于在以往的庭审笔录中,我们发现,一位人员曾经说过被执行人有关注蔬菜买卖行情的细节,循着这条蛛丝马迹,在进一步调查中又发现几张蔬菜种子买卖的单据,于是,我们根据单据指向的出卖地又深入分析判断,最终确定了三个最有价值的查询地。就这样,我们赶紧行动,穿梭在田间菜地头,一个又一查询,终于成功找到了被执行人。当我们将执行款项一分不差交到申请人手中时,他终于开心地笑了,那一刻,我感悟到这或许就是“心如微尘、洞若观火”的最好馈赠。

  巧者,技巧、技艺娴熟、精湛也。在清朝孔尚任的《桃花扇•栖真》中,就有“香姐心灵手巧,一捻针线,就是不同的。”的描述。这应该就是形容能工巧匠们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在艺术构思和技艺手法方面有独特能力。于刺绣与审判来讲,技巧也应是不可或缺的。刺绣,讲究的就是技巧,那图案的描绘、布料的折叠、针线的配合,无不渗透着技艺人功夫的精深;审判,也是一门重视技巧的绝活,认真的聆听、情绪的拿捏、言辞的把握,同样渗透着法官高深的技艺。那是去年5月,一件普通的离婚纠纷案在新洲法庭开始调解。原、被告是包办婚姻,原告长期酗酒,且有家庭暴力倾向,被告想离,但又不敢同意。面对此种情况,法官江海兵并没有急于开庭,他通过茶叙的方式,引导双方冷静、平和的恳谈。在淡淡茶香飘散下,他用浓厚的新洲话与双方闲聊,从国家大事到家长里短,来轻松切入正题,时而拍着被告肩膀劝他不要激动,时而为原告再续上一杯清茶,通过话语的聆听、情绪的传递、角色的转换,就这样,一场原本要激化的矛盾,在不到一小时里,就被消弭于无形。这样结案,我相信,这是“手艺巧妙、技艺精湛”的最好诠释。

  因此,“勤、细、巧”相信是做任何事都不可缺少的条件。这几年,从业务庭到管理部门,从管理部门又到业务庭,总感觉自己成熟了不少,对于“勤、细、巧”,总以为已经牢记在胸,领会深刻了,但殊不知,当我看到母亲的刺绣鞋垫时,才发觉原来母亲早已把“勤、细、巧”运用的十分娴熟、毫不逊色了。这温暖着我双脚的刺绣鞋垫,是母亲关爱的最好表达,同时也告诫、勉励着我,时刻牢记着“勤、细、巧”,把它做实、做深、做精。

  作者单位:湖南省津市市人民法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菏泽市牡丹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中华西路2599号 电话:0530-5622415 邮编:27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