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正浓时,法治与绿意共生长
“春风拂绿,法治润心”,3月12日,在第47个植树节来临之际,我院蔡堂法庭与杨楼镇刘寨小学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活动。法官与师生们以植树为纽带,在挥锹培土中播撒绿色希望,在教学相长互动中传递善法温度,共同书写了一幅“绿色引领、法治护苗、树木树人”的生动画面。
共植“法治树”,种下公平与责任的种子
上午,法院干警身着制服走进校园,少先队员为他们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在“法治树”种植现场,法庭干警与师生分工协作,挥锹铲土、提水浇灌、扶苗培土,共同栽下象征着青春洋溢、朝气蓬勃、和谐法治精神的树苗。孩子们在心中默念着、小声说着:“我觉得应该叫它们公平树”“应该叫它们正义林……”“应该叫它们刑法树……” “应该叫……”同学们思索着,为亲手种下的树苗们取了好听的名字。
在启动仪式上,蔡堂法庭庭长赵强动情说道:“今天我们携手种下的不仅是小小的树苗,更是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生态意识、法治精神的幼苗,希望它们能从日常行为规范内化为孩子们的自律习惯;今天我们携手种下的这些小小的树苗,是庭校协同协作的开始,更是善法善治,庭校合力守护、树木又树人的开始。”校领导则号召师生:“多学法、多用法,深刻理解法治既是我们的护身符,能保护我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又是我们行为的边界,时刻提醒我们要谨言慎行。”
“法律悄悄话”,解开成长的困惑与烦恼
植树结束后,一场特殊的“法治互动”在教室展开。五年级的同学们收到法庭制作的空白咨询卡,给自己取个好听的昵称,并写下自己在学校学习或家庭生活中的法律困惑。
“同学给我起外号算校园欺凌吗?”
“父母没收了我的压岁钱说替我保管,这合法吗?”
“我能骑电动自行车上下学吗?” ……
老师们也积极参与,提出了校园安全、教育管理、邻里纠纷等法律问题。这是在原来法治宣传单、法条宣讲、案例解读、法治报告会等既有形式基础上的一次新尝试,通过搜集师生们的法律困惑,总结需要解惑的法律类型、主要诉求点,通过开展针对性的法治宣传,变单向输出为双方互动。能够现场解答的即现场解答,具有类型化的问题,回庭后研讨、归纳、总结,再向师生们反馈或解答。
共建“常青林”,法治护苗步履不停
此次庭校共建活动是我院蔡堂法庭在“湖西枫景”司法品牌的引领下,积极落实“法治进校园”的一次重要实践活动。蔡堂法庭选派6名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法官助理担任辖区5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通过一系列的法治宣传活动,解答师生法治困惑,以“植树育人”的创新形式播散法治的种子,为青少年成长构筑法治屏障。蔡堂法庭将持续推进“庭校共建”计划,定期开展“法官进课堂”“模拟法庭”“法庭开放日”等活动,在收集师生典型疑惑问题的基础上,汇编发布《青少年法律问答手册》,为青少年答疑解惑,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让公平正义与美好青春相伴成长
“今天的活动让我明白,法律不仅保护我们,也在教会我们言语行动的底线,教我们规则、责任、法治。”参与活动的学生代表说道。下一步,蔡堂法庭与驻地学校将以此次“法治树木树人”双向奔赴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合作,让法治之树深植校园,让公平正义与美好青春相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