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书与情怀一直都在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年09月09日

    五一假期,想到许久没有去东鲁书店领取《文登文艺》,吃完早饭,我便匆匆驱车前往。 恰逢书店装修,全场图书半价优惠。

    我简直高兴坏了,《欧·亨利短篇小说集》、卡勒德·胡赛尼的《 追风筝的人》、《中国电影报道》栏目组编著的《封面——我的电影故事》、李渔的《笠翁对韵》、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柏杨的《中国文史纲》、吴觉农的《茶经述评》、姜戎的《狼图腾》、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傅莹的《我的对面是你》、王石的《大道当然》、徐则臣的《北上》、何帆的《变量》、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目之所及,处处有惊喜。

    结账时,可能看出我对书的偏爱,店主从收款台后拿出一本红色软塑料封皮书,带着几分神秘笑着问我:“感兴趣吗?”

    哇!是一本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毛泽东诗词鉴赏》。岂止是“感兴趣”,简直是太喜欢了,对主席诗词,我有特殊的感情。读高中时,没有电视,没有手机,纸质版的书也很少。刚开始在课堂上学习词和词牌知识时,听说班上一同学有本《毛泽东诗词》,迫不及待借来后,我一口气抄了十几首,并要求自己每天背诵一首。“每一阕词,都是初相遇;每一念起,都是满庭芳。”那段时间,由于太过痴迷,我把本不擅长的物理、化学基本给荒废掉了。后来,语文老师为了让偏科的我跟上学习进度,破例允许我在语文课上可以补习理化课程。

    文史相通。 学习毛泽东诗词,首先要了解其写作背景。 1930年12月,喜闻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龙冈战斗大捷,毛泽东当晚一气呵成《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上阕:“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后来,在一次历史考试中,我遇到一道考题:中央苏区在哪一次反围剿中活捉了张辉瓒?我第一时间想到了毛主席诗词。用文学常识来解历史题,那感觉,真棒!

    前段时间,我参与学习强国平台“四人赛” 答题,第一轮正好有道题:1931 年,毛泽东“七百里驱十五日”描写的是第几次反围剿?列举了第一次至第四次四个选项。

    粗读过毛泽东诗词,又系统学习过党史,我清楚主席一生只为第一、 二次反围剿写过词,所以C 、D 两选项首先被去掉。脑海中闪电掠过《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答案随手拈来,取得关键性3分。

    词,挟五湖百渎之水赴海朝宗。董卿在一次采访中说,唐诗宋词,字面上的极简和它背后所包含的极其纵横捭阖的精神情怀和高度,让人赞叹不已。

    纸上话深情,“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这是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对毛泽东的赞誉。毛泽东心中只有人民,一切为了人民,“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是毛泽东诗词感人肺腑、历久弥新的根本原因。诗词“湖海荡波澜,全无斧凿痕”,渗透着毛泽东思想哲理和伟岸人格。

    毛泽东诗词,抽离其具体写作背景,是“ 一座在读者心中拔地而起的孤峰”;结合历史,它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苦难辉煌,是解读中国革命文化独特而珍贵的范本。 正如康震老师所总结的,从“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天翻地覆慨而慷”,从“唤起工农千百万”到“六亿神州尽舜尧”,从“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从“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到“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等等,都深刻融入了毛泽东的民族复兴梦想,是当代中国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

    我,也并非独爱古诗词。 诗经、 楚辞、 诸子百家学说、 两汉经学、 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近体诗等,各臻其妙。我喜欢每一本有营养的书,喜欢每一个有营养的人。正如,我喜欢天地间的七彩颜色。

    “开卷有益。”读书,涵养心灵,规训自我,使人清澈、宁静、丰盈。 我们从躬耕苦读中收获“福乐智慧” ;我们关注读者被书改变了多少,而不是藏书、读书数量的简单累积。浩如烟海的书籍所阐释的“大自然之内万物各有其主”、“万物兴歇皆自然”、“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等辩证思想,让岁月愈发从容、旷达。

    阅历不同,读书的感受不同。清朝文学家张潮在《 幽梦影》 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不同的生命阶段,对一首诗、一首词乃至一句话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小时候,风花雪月更能触动自己;长大以后,会喜欢苏东坡,喜欢陆游,喜欢家国情怀。再比如,初涉世,我对“吃亏是福”这句俗语不明就里;后来,看世事,读书中故事,渐渐明白:吃明亏是智慧,吃暗亏是境界。

    “流光容易把人抛”,唯有书与情怀一直都在。书的世界广袤无垠,我渺小如尘芥。惟有不负韶华好好学习,才能常有所得天天向上……

来源:山东法制报

关闭

版权所有:山东省济阳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阳县新元大街 电话0531-81171234 邮编:2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