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要新闻

办案手记|用法用情修剪成长的枝丫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08日

  “姨,我已经在外面打工了,老板说等我干满半个月就可以预支工资,到时候我一定第一时间就把钱转给您!”通话对面的男声听起来还带着变声期末尾的粗哑,却诚恳得很。电话的这边,站在我身边的刘某母亲,隔着屏幕点了点头:“孩子,咱只要能学好,比啥都强!姨不急着要你这钱,你可得记准了,自己用双手挣来的钱,挣的时候有多辛苦,这钱咱花起来就多心安!”

  听着他们的对话,同在审判庭里的其他人都动容了。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普通但又特殊的案子。特殊就特殊在,本案的两位被告都没有成年,案件发生的时候,他们甚至不满16周岁。早早辍学的赵某、刘某,仗着自己年纪还小,在街上开走了王某的车子,等车子找到的时候,已经被撞得面目全非。王某报警之后,派出所对两个孩子做出了行政处罚,但因为年纪过小,并没有执行拘留。

  案件事实清楚得很,判起来并不难。庭前,我翻阅卷宗材料,想到调取证据的时候,承办民警说:“这两个小孩难搞着呢!你们是不知道,他们在我们这有几十个案底,要是年龄够了,一年到头他们都得在看守所里蹲着。”

  卷宗里,还有他们几次前科,我看着这些记录着他们错误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想到他们的年纪,不由有些痛心。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很容易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走向一时的歧途,他们就像长歪了的树苗,如果没有人愿意及时的纠正、引导、教育,很有可能会一直错下去,让一时的冲动变成一生的懊悔与遗憾。

  案子好判,但是孩子的一生又该何去何从?思前想后,我决定先和他们的父母聊聊。

  赵某的父亲接通电话后,非常冷漠,说:“他俺们是管不了了,他外边惹的这些事,叫他自己解决去,别再给俺打电话了,他死在外边也算是少了个祸害。”我再拨,就只有一阵阵的忙音。

  刘某的母亲倒是配合,她说:“我们孩子的事情,我们当然解决。开庭当天我带他过去,和人家协商协商。就是这个孩子确实不听话,想麻烦咱法院教育教育。”

  1

  教育当然要教育,但是怎么教育呢?赵某已经年满十六周岁了,也到了自己可以承担责任的年纪。我抱着尝试的心态,拨通了他留在讯问笔录里的电话。

  赵某接起了电话。听完我说的案情,他说:“法官,我也知道我之前做的事情不对,但是当时大家都在一块混着玩,人家说啥,我不跟着干,就跟我没种一样。也是糊糊涂涂地,就犯下错了。”

  我有些生气,说:“跟着干坏事叫有种吗?自己承担责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才叫有种。你要是真觉得错了,你就自己去打工,用挣的钱弥补人家受害者的损失,这才是真有种呢!”

  那个电话打了很久,打到后面,刘某的声音里带着哽咽:“法官,我过两天就出去打工。我真想说句谢谢你,俺爹娘都放弃我了,都不愿意跟我说这么多。”

  开庭当天,刘某的母亲带着刘某来到了法庭。刘某年纪很小,跟在母亲身边,看着还有些不在意。我让他站在原告身边,说:“孩子,你看看,原告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你损害了人家的车,人家怎么办?你现在是年纪小点,都还觉得你是个孩子,法律和社会都对你宽容些。但等你长大了呢?你的路还有很长,不要在错的路上走太远。你看看你母亲,她一个月赚多少钱?你们这一次冲动,她就得替你赔偿这大几千的损失。”

  刘某的脸红了,头也低了下去。

  2

  这时候,我让工作人员拨通了赵某的电话。经过沟通,原告的损失确定了,我将损失数额告知赵某,一旁的刘某母亲说:“小赵,我今天先把钱给你俩垫上。你要是有这个心,就自己赚了钱把钱还给我。”

  赵某作出了保证,旁边的刘某也被触动了。他坚定地对我、对自己的母亲说:“我以后真改了,我再也不上街上跟人家瞎混了。我想法去读书,或者等我年纪再大点,我出去打工去,我也得为我自己负责了。”

  刘某母亲当庭将原告要求的损失数额转账给原告,原告提交了撤诉申请。

  案子办结了,在我心里,属于它的故事还没有完结。半个月后,我拨通刘某母亲的电话,那一瞬间,心里还有点忐忑。她说:“小赵已经把钱给我转回来了,我家孩子也愿意重新回去上学了。真是太谢谢您了法官!”

  听到这话,我的心里也像是放下了重担,这个案子在温暖中尘埃落定,矛盾化解、未成年人回到正途,法律的社会效果彰显,也让每个当事人都多了幸福感、获得感。

  3

  孩子的成长就像一棵树,从种子逐渐长成参天大树,这中间需要经历风雨的洗礼,在他们面对风雨时,不止需要他们迎难而上,我们也要及时帮他们修剪长歪的枝丫,帮助他们顺利成长。关于未成年的事没有小事,多一点温情、多一点关注,可能拯救的就是一个人的人生。办案,需要的不仅仅是法律知识储备,还有用心、用情。作为基层司法人员,我们是司法工作的末端,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平正义、司法温度的最好载体,将群众放在心间,才能温暖人民的心,让司法为民真正落到实处。

  韩莹_副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