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时刻,抽调干部支援、开辟新区工作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提出要准备5.3万名干部支援新区,其中华东地区要抽调1.5万人,并须于1949年3月集中待命出发。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的指示,12月,华东局召开了各战略区领导参加的会议,传达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精神,部署抽调南下干部的任务。并于12月25日作出了《关于执行中央准备五万三千干部决议的指示》,指示指出:要在准备好中央所要求的1.5万名干部的同时,还要提拔大批干部补充本区,使华东解放区本身工作仍能继续进行和发展。《指示》还就任务的落实做了具体分配。
鲁中南区党委把组织外调干部支援新区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列入党委议事日程,并于1949年1月召开组织工作会议,研究外调和培养选拔干部等问题。会议要求:在外调干部方面,要掌握以发展新区为主,又要照顾老区的原则,新、老区均应配备一定数量的骨干。在培养干部方面,今后要经过党训班、党校等来提高干部的质量,通过工作团、带徒弟和配备副职的办法来提拔干部。会议下达了《动员与集中外调干部的决定》,按照“顾全大局,服从分配,选强留弱”的原则,抽调精干力量,准备南下。并于2月1日将南下干部任务分配到各地委。根据华东局指示精神,全区抽调并组织1套区委、10套地委、50套县委、400套分区委领导班子,约4000名干部。
根据上级党委的安排部署,中共曲阜县委召开全县干部大会,动员干部积极报名参加南下,经过反复酝酿,决定了南下干部人选。2月,曲阜县抽调70多名党政干部,包括县委书记周林、县长王德生、宣传部长李瑞、民运部长殷俊、曲城分区委书记孔宪连、坊岭分区委书记张继忠等。所选配的干部组成一个县七个区的班子,成建制地随解放军南下。原曲阜县公安局长贾山(时任鲁中南区第四行政专员公署公安局局长)亦于3月奉命南下。
2月23日,曲阜县委、县政府召开欢送南下干部大会,并在孔庙合影留念。鲁中南区党委在滕县车站组织各界群众欢送南下干部,在欢送大会上,地委书记杨士法致欢送词,曲阜县委书记周林代表南下干部讲了话。曲阜南下干部编为南下干部纵队四大队第六中队,王德生任中队长,殷俊任指导员。在临城集训后,奉命南进渡过长江,5月初抵达浙江杭县。浙江省委、市军管会决定曲阜这个班子负责接管杭县。接管杭县的县、区领导班子是以曲阜干部为主,调入部分泗水、平邑的干部组成的。经过整训的曲阜县南下浙江干部,牢记肩负的重任,以崭新的面貌,投入到接管新区杭县的各项工作中去。南下干部服从分配,所到之处都自觉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积极带领群众为开辟新区与敌人进行殊死斗争,同当地党组织和干部一起为新解放区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4月,山东省委老干部局和山东福寿园共同修建的山东南下浙江干部纪念碑落成,以此纪念这些为祖国解放而远离故土的山东老战士、老英雄。
回忆1949年从曲阜跋涉千里接管杭县
(文 / 周林)
南下前后
一、滕县组建队伍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胜利结束以后,党中央即部署人民解放军南下,解放全中国。同时调集53000名地方干部随军南下,开展新区工作。曲阜县县委根据鲁中南区党委和地委指示,选拔南下干部。大家争先恐后报名,报名后,选择德才兼备,作风正派,有游击战争和群众工作经验的人南下。从县到区基本一分为二,一半留下坚持原地工作,一半组成70人的南下干部队。1949年农历正月15日后,县委、县府召开了盛大的欢送大会,并在孔庙大成殿前合影留念。
我提前去地委所在地滕县,参加南下干部大队的组建工作。曲阜编入一支队的第四大队,刘剑任大队长,我任副大队长。干部经过复审后,编为四大队第六中队,王德生任中队长,殷俊任指导员。地委在滕县车站又召开了盛大的群众大会,欢送南下干部,地委书记杨士法同志致欢送词,我代表南下干部表决心。在群众的热烈欢呼声中,乘坐刚修复的火车向临城进发。
二、临城干部集训
在临城集训,主要是学习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将革命进行到底》、《把军队变为工作队》,以及华东局书记饶漱石传达中央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的讲话、华东局关于南下干部的决定等文件。
刘瑞龙同志介绍了江南的情况,南下干部听了有了一个轮廓的印象,打消了不必要的顾虑。鲁中南地区的南下干部的任务是接管浙江,所以,又请曾在浙江工作过的杨源时同志介绍浙江的情况。
三、合肥整装待命
4月4日,毛主席发表了《南京政府向何处去?》,这时我们南下干部编入随军支前的行列,组织筹粮委员会。我们四地委的分在72师,刘剑和我分在师部。曲阜县、区干部分在团、营,建立筹粮小组。不几天到达安徽无为县刘家渡附近,作渡江准备。
四、刘家渡强渡长江
4月21日毛主席的进军令一下,我炮兵开始轰击长江南岸敌阵地。我们随军在刘家渡乘小木船渡江。一只小木船乘17人,由一位船老大掌舵,其余16人每人都有一把桨,奋力向前划,随大军横渡长江。登岸处是铜陵,随即冒雨步行一日一夜,行程130里,经繁昌、宜城,到达广德,围歼从南京突围的敌人,俘敌十余万人。到广德看到大界牌,知道已进入浙江。在广德时,铜陵中学和繁昌师范的师生,打着校旗迎着我们。进入泗安时,发现敌人为了江防在这里有一个仓库,囤稻谷20万斤,正好解决了我们的粮食供给,用不到筹粮。随军经长兴进入湖州后即离开部队。此时,我们按干部纵队指示,征用菱湖一号轮拖几条大木船,带一排武装穿过太湖去无锡,联系接应从镇江渡江的南下干部。船到无锡时,得知他们已沿运河从丹阳到苏州,我们随即转舵直达杭州拱宸桥。下船后,住杭城西大街休整待命。
接管杭县
接管杭县的县、区领导班子是以曲阜干部为主,调入部分泗水、平邑的干部组成的。革命战争的胜利,鼓舞着我们,光荣的革命任务,激励着我们,但也料到会有许多困难等待着我们。新区基础差,语言不通,风俗习惯各异,这些都会在今后具体工作中遇到。从湖州到达杭州后获在西大街休整,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约法八章》。5月10日,省委、市军管会决定曲阜这个班子负责接管杭县,省委并介绍叶遐修同志和我们一起工作,他是个地下党员,解放前和杭州市委直接联系,公开的职业掩护是国民党杭县县政府教育科督学。叶遐修同志介绍了国民党杭县县政府、警察局、国民党、三青团的情况。省委决定叶任杭县副县长。我们集中国民党杭县党、政、警,团的有关人员,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当我宣布军管会、省政府任命王德生为县长,叶为副县长时,在场的旧职人员对叶系地下党员,都愣住了。叶任副县长对顺利接管起了很好的作用,如果没有党的地下工作,接管不会那样顺利。事后,旧职人员反应,“叶守义(即叶遐修)竟是共产党员,共产党真厉害。”会后,接管杭县文书档案,进行反动党、团登记,收缴枪支。县委、县府地点在拱底桥旧县政府地址办公。
省委,对杭县干部的任命是:县委书记周林,副书记殷俊,组织部长林传富,宣传部长邵行之,县长王德生,副县长叶遐修,公安局长李俊山。
在接管的同时,建立了区、镇政权。当时区、镇领导人是:
临乔区,书记公学德,区长黄瑞卿。
五西区,书记孙兆隆,区长刘兆成。
瓶窑区,书记林化祯,区长马常荣。
三墩区,书记张继忠,区长朱怀兴。
上泗区,书记孔宪连,区长程卿。
塘栖镇,书记乔湘,镇长谷克金。
共五区一镇,与曲阜建制恰好是一样。
干部分到各区后,宣传新区政策,收缴枪支,借粮。6月以后,抓剿匪反霸。
那段时间,大军继续南下,防务空虚,国民党的残余武装上匪乘机活动,杀害我区乡干部,威胁我基本群众。三墩区副区长陈万桂,民运委员范玉山,在一次召集乡、保长会议布置借粮时,遭到混入乡、保长中的国民党残余分子袭击,陈万桂、范玉山两同志牺牲。上泗区组织委员吴继坤在受降乡与敌人搏斗中,亦壮烈牺牲。平径乡乡长郭彬和青干校吴根荣等四同志,也被土匪杀害。我们针对敌人的垂死挣扎情况,将区、乡干部集中在几个点,白天分散活动,晚上集中。同时建立区级武装力量,协助部队开展大规模的剿匪活动,才逐步稳定了局势。在这片土地上光英牺牲的和长期工作年老病逝的许多老同志,如陈万桂、范玉山、郭彬、吴继坤、刘兆成、孙兴善、武茂云、王德生、殷俊等。
你们安息吧。
(转载自“烽火HOME”网站,岳家岭)
版权所有:山东省曲阜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舞雩坛路15号 电话0537-4497710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