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史学习教育
红色记忆 • 曲阜人民全力支援淮海战役
  • 作者:曲阜市人民法院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8日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及部分地方武装共60万人联合行动,发起淮海战役。此役历时66天,共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此役期间,曲阜县人民在“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的口号鼓舞下,全力以赴,支援前线。在战役准备阶段,尼山地委于10月11日给曲阜下达了突击完成150万公斤净化米面的加工任务。任务到村到户,家家户户争先恐后。城区碾米磨面任务5700公斤,干部带领群众,昼夜苦干,4昼夜即完成了任务,接着又超额碾米1500公斤,磨面400公斤。汉下、宫家村等5个小村中150户人家分了任务,4天内加工米面8400公斤。湖尚村为了做到生产(秋收秋种)、支前两不误,组织了32个妇女儿童组,使用18盘碾磨黑白不停地干,三天内即完成了15500公斤米面加工任务。戈山区石桥村妇女会长带领6个妇女小组,白天给驻军套被,晚上碾米磨面,每组每天套被100床,碾米磨面280至300公斤,她们并和邻村李白庄等村挑战,结果都提前完成了任务。由于全县人民热情高、干劲大,至21日仅10天时间即圆满完成了150万公斤的净化米面的加工任务。是年11月18日,《鲁南时报》以《曲阜全力支援淮海战役,10天完成300万斤加工粮任务》为题,进行了报道和表扬。

  据有关资料统计,自1948年6月至11月半年内,全县人民支援前线小麦25万余公斤,秋粮500余万公斤,马料50万公斤,马草60余万公斤,烧柴250万公斤,麻袋1931条,门板4497块,木桩1094根,秫秸1923公斤,食油、食盐各一批。其中陵城区支援米面1.25万公斤,秋粮61.5公斤,马料5万公斤;戈山区支援米面25万公斤,小麦29.83万公斤,秋粮62.285万公斤;马料8.125万公斤,城区支援米面30万公斤。

  淮海战役打响后,全县支前工作进入最紧张阶段。据不完全统计,3次共出动支前民工3222人。其中,第一次于11月10日出动挑夫1000人,带着扁担、口袋、托子在南辛、夏宋两个转运站集合,由队长李运常、副队长张继忠、教导员张干卿带领出发,执行3个月的挑运粮草支援前线的任务。第二次于同月13日,组织了由1772人组成的常备担架团,出动担架222副(其中仅尼山老区张马村此次即出挑夫250人,担架25副),由团长钱文涛、副团长王灿章、政委郑汇东、副政委李忠元带领,分编为8个连队,配备排以上干部76人,跟随华野七纵火线抢救伤员,先后参加了打碾庄、打黄维兵团和围攻杜聿明的战斗。队员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并将伤员抬送到滕县、兖州、曲阜一带的后方医院,往返数百里,途中还要防备空袭,有时昼夜行军80公里,无一人掉队,至翌年1月24日荣归。两个多月中,完成5次三线转运任务,共抢救转运伤员635人,转运小米2.82万公斤,食盐3.8万公斤,还负责看管俘虏半个月,受到前线支前指挥部的表扬,全团有441人立功,14人入党。八连被评为“支前模范连”。第三次于1948年11月19日,又派出挑夫500人去执行紧急的挑运任务。当时上级要求在12月9日前,赶运加工粮73万公斤,支援前线。挑夫们不舍昼夜,提前10天完成了任务。

关闭

版权所有:山东省曲阜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舞雩坛路15号 电话0537-4497710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