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 刘少奇到曲阜视察
1951年12月2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刘少奇及夫人王光美一行到曲阜视察。刘少奇一行在曲阜县人民政府县长孔子玉的陪同下参观了孔庙、孔府、孔林,中午乘车离去。
回忆文章
孔子玉(1949年2月任曲阜县人民政府县长、1952年1月任中共曲阜县委书记)
刘少奇同志来曲阜
孔子玉
1951年12月2日,我当时担任曲阜县县长,有幸接待了到曲阜视察工作的刘少奇同志。
12月2日,我记得是个阴天,天气较冷,早晨还下了场小雪。九兵团留守处的同志通知我:中央领导同志已来到曲阜,现在已在孔庙里,叫我马上去陪同领导同志参观孔庙、孔府。我接通知后快步赶到孔庙御碑亭前。只见少奇同志和王光美同志及九兵团留守处的同志共计五、六个人等在那里。少奇同志我一眼就认出来了。留守处同志向少奇同志介绍我说:这是曲阜县县长孔子玉同志,并向我介绍了少奇同志和王光美同志。少奇同志、王光美同志分别与我握手,我向少奇同志和王光美同志问候到:“少奇同志好,光美同志好。”于是大家就交谈起来。少奇同志非常平易近人,我紧张的心情很快就放松下来。
我们从毓粹门进入孔庙,依次参观了御碑亭、大成门、杏坛、大成殿,边走我边向少奇同志作详细介绍。当走到“先师手植桧”处,我说:“相传这棵桧树是孔夫子亲手栽的,已有两千多年了。”少奇同志很有兴趣驻足观望。一走到杏坛时我向少奇同志说:“这里原来有些杏树,孔子经常在树下给他的学生讲课,后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杏坛。”当时孔子开民间教育之先河,广收平民子弟传道授业。据说他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参观到大成殿时,他非常仔细地看了大成殿前的盘龙柱,当他听说大成殿前石栏上有两个叫‘响石’的拦杆,用手一敲就能发出清脆的声音。少奇同志很感兴趣,来到‘响石’旁,边敲边听,在这里我们一齐照了相。这时,少奇同志仰望大成殿雄伟建筑,看着玲珑剔透的盘龙柱很有感触地说:“劳动人民真伟大!”我们在大成殿内转了一圈,从大成殿后门出来依此参观了寝殿、圣迹殿。在圣迹殿里,少奇同志很仔细地观看了用石板雕刻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后来我陪同少奇同志来到“诗礼堂”,少奇同志又看了院内的唐槐、宋银杏树。
参观完孔庙后,我们还从毓粹门出来,由孔府大门进入孔府。这时候出了一个小插曲。我们出毓粹门走在东华门路上,有个九兵团的干部认出了少奇同志,这个人也感到很意外,激动地喊了起来:“政委同志!少奇同志!”这时,少奇同志向他点点头,还摆摆手,我们没有停留继续前行。随行人员马上向这个人解释,并告诉他:为了少奇同志的安全,请不要告诉任何人。这个人非常理解与配合,马上就走了。少奇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过新四军代政委,这个人可能是新四军老战士,认出了少奇同志。
来到孔府后,穿过大门来到重光门前。我向少奇同志介绍说:“这个门过去平时不能随便打开,只有皇帝来到孔府才能从此门经过,或者迎接圣旨时这个门才能打开。”我们依次参观了“大堂”“二堂”一直走到孔德成结婚的“后楼堂”。在楼内有一本描述孔子生平事迹的书叫《圣迹图》,这本书图文并茂,非常好看。他随手翻了翻,说:“我能拿回去看看吗?”我说:“行!”这样少奇同志就把这本书拿走了。估计过了七、八天,少奇同志就叫他的秘书专门把书还给了我。
参观了孔庙、孔府以后,我又陪同少奇同志参观了孔林。我们分乘两辆汽车进入孔林,少奇同志在洙水桥前下车,参观了孔子墓。
将近中午参观结束,我和刘少奇同志、王光美同志分别握手道别。他们在九兵团留守处负责同志陪同下回去了。
我记得那天天气很冷。少奇同志穿了一件黑色大衣,有很大的皮领子,带顶黑色昵帽。王光美同志穿了一件带帽的黑色棉大衣,系个围巾。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给我印象很深的是王光美同志。当我们参观时她很少说话跟在后面,静静地听,仔细地看。每当照相时她总是靠后从不主动向前,处处表现的非常谦虚,表现出很高的文化素养和很高的自身修养。
——选自《中共曲阜县委书记口述史》(孔子玉回忆文章《刘少奇同志来曲阜》),中共曲阜市委党史研究中心编,山东齐鲁音像出版社。
来源:曲阜史敢当
版权所有:山东省曲阜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舞雩坛路15号 电话0537-4497710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