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法院门户网站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今日兖州》:适应司法新常态 打造司法为民升级版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02月15日

  适应司法新常态 打造司法为民升级版

  ——兖州法院2014年度工作亮点回眸

  本文刊发于《今日兖州》2015年2月14日头版

  通讯员 杨超

  2014年,区人民法院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总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着力探索司法便民利民的新途径,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新需求,全面加强审判执行工作,共审理各类案件4756件,诉讼标的额3.1亿元,其中适用简易程序审理2271件,占结案总数的60.19%,审理期限平均缩短2.7天,审判质效进一步提高,为服务民生和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探索司法为民新途径,扎实推进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充分发挥司法能动作用,积极协调社会力量,推进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加强诉调对接机制建设,联合公安局、司法局、镇街等单位,构建诉前调解平台,依法指导和支持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努力把民间矛盾化解在诉前、问题解决在基层。当前民间借贷、融资担保纠纷多发,涉案人数众多、数额巨大、矛盾突出,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优化金融环境的实施意见》,抽调精干法官,组建 “金融法庭”,坚持依法打击非法集资,注重法律宣传,以案说法、析法明理,引导群众依法维权,避免群众上当、受骗,依法保障人民群众权益。

  着眼群众司法新需求,全力提升巡回审判质效。由于一些乡镇偏远、交通不便,人民群众诉讼成本较高。为把司法便民措施落到实处,该院坚决摒弃应付检查、做秀搞噱头等错误观念,注重建章立制,广泛开展巡回审判,将就地开庭、调解、宣传、接访有机结合起来,将法律服务送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一是坚持巡回审判长效化。不断充实审判力量,将四处人民法庭打造成“科技巡回法庭”,并在院机关四个民庭内分设家事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等9个专业巡回法庭,形成快立、快审、快结的巡回审判“绿色通道”,不断加大巡回办案力度。二是坚持巡回服务网络化。在兖州全部10个镇街,设立“巡回便民工作室”,每周派驻法官轮流值班;在全部31个社区,设置“巡回服务站”,每逢集市派出法官上街提供法律咨询;在巡回现场发放便民联系卡,建立“110”式的应急服务方式,构筑 “庭、室、站、卡”四位一体无缝隙、全覆盖的巡回便民网络。三是坚持司法资源体系化。在优先打造巡回法官队伍的基础上,注重引导、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巡回审判。通过积极争取党委支持,构建了以政法委综治部门为龙头,人民法庭为前哨,公安、司法、镇街等调解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力量广泛联动、互通信息、资源共享的巡回审判资源体系。四是坚持参与社会治理综合化。不断拓展司法便民服务形式,除了坚持现场开庭、当场调解、法律咨询,就地宣传等职能,还建立了“审访一体化”模式,将巡回审判和案件回访、巡回接访有机结合起来,办好巡回办案中遇到的群众矛盾隐患排查、疏导工作。

  满足群众新期待,积极构筑阳光司法平台。顺应社会全媒体时代需求,为充分满足群众对司法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积极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加快办公、办案信息化进程,建成数字法庭 21个,对庭审过程同步录音录像,以视频、音频、图文、微博等方式对外公开,数字法庭使用率,在全省法院名列前茅。选择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进行网上直播,2014年5月通过山东法院网,全程直播了一起敲诈勒索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全年上网发布判决书1297份,增进了群众对司法裁判的理解和认同。推进案件信息发布,利用立案大厅查询终端和门户网站专栏,及时将案件流程信息公布,当事人凭身份证和案件查询码,即可随时快速查询立案、送达、庭审等信息。推行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公开,在当地媒体设置“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专栏,先后曝光“老赖”133名,在城区中心广场、火车站广场等大众场所,利用户外大屏幕,滚动播出“老赖”名单,营造 “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社会氛围,依法督促、惩戒恶意逃债者,有效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

关闭

版权所有: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九州中路95号 电话:0537—3413803 邮编:272100

网站投诉电话:0537—3336322 投诉邮箱:yzfyjj33363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