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内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攀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的快速增长,经营性车辆与私家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而产生的案件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涉及经营性车辆的交通事故案件,多损失重,矛盾大,受害人多选择诉前保全查封车辆,对经营性车辆所属公司造成额外的损失,间接恶化了运输行业的营商环境。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解决交通事故产生的社会矛盾,兖州区法院驻交警大队法官工作室2020年6月成立以来,本着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快速化解矛盾,案结事了的原则和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把调解工作做在最前面,主动与保险公司沟通推进赔偿事宜,利用网络等设备,推进与诉讼群众之间的信息沟通,积极向来访群众明理释法,让来访群众满意而归。
近年来,道交法庭共接待处理诉讼群众9600人次,案件调解、撤诉率达到80%以上,即维护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又完成了案结事了的预期目标,减少了诉讼群众的矛盾,极大的消除了社会不和谐因素,达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保前调解,减少诉讼群众成本,避免激化矛盾。受害人经常因为害怕得不到赔偿而申请查封驾驶人经营车辆,增加了驾驶人的营运损失,为了把减少当事人成本,避免激化矛盾,道交法庭主动联系肇事司机,建立与保险公司的联系,推进保险公司为受害人垫付款项,并通过沟通化解受害人的不安情绪,减少因保全形成的诉讼成本,道交法庭成立以来,累计处理保全车辆400余起,其中调解撤回保全申请40余件,调解降低保额70余件,极大增强了后期调解成功的基础。
诉前调解,快审快结,让企业回归正常经营,让群众回归正常生活。道交法庭根据现有人员配置,形成3个调解员+2个书记员的“3+2”团队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案件处理的效率,对即时履行的案件,经当事人同意劝撤,并将履行内容记入笔录,不再收取诉讼费,减少了诉讼流程,达到减少当事人诉讼成本与节约司法资源的双赢目标。截止目前完成当场履行或撤诉案件82件,减少了诉讼群众的资金及时间成本。
云上阅卷,让当事人少跑路,数据多跑路。对于复杂案件,主动帮助指导当事人提交电子材料,通过信息化系统传达给作为肇事司机及其所属企业、肇事车辆保险公司,减少企业的交通成本,让保险公司带着方案来,避免因收集资料、沟通方案、签订协议让诉讼群众多次奔走的麻烦。从跑3-4次,到只跑1-2次,大大节约了诉讼群众的成本。
办案普法两不误,积小成大法驻心。面对群众、企业对处理交通事故的陌生,律师对赔偿标准的疑惑,保险公司对赔偿金额的争议,在平时的工作中,依据《民法典》、《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配套司法解释,对受害人、驾驶员、企业工作人员、保险公司进行释法明理、向人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累计进行普法宣传6500人次。通过坚持不懈的工作,让交通事故的来访群众、诉讼群众都有了对法律及规则的认可,逐步形成把案件化解在源头的态势。
疫情反复不聚集,云上法庭再启航,针对国内疫情反复,为避免人员聚集,也为了减少当事人奔波的成本,适应新的办案方式办案设备,道交法庭在未来将努力推进线上办案,增强调解力度,把案件解决在云端,让“案件不进院,矛盾不入庭,问题云上解”。
版权所有: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九州中路95号 电话:0537—3413803 邮编:2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