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古今于须臾,
抚四海于一瞬。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释 义
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文赋》是中国古代最早系统地探讨文学创作问题的论著,全文以赋的形式写成。文中有一段话主要论述了创作中的构思和想象过程。他认为,在艺术想象的初始阶段,应当做到:“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也就是说,创作开始要停止视听,多番思虑探讯,想象与联想接二连三、高度概括、无拘无束,精神飞驰于八极之远,思想游荡于万仞之高。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要在刹那间通观古今,要在瞬间抚念四海,让想象力自由无限地展开。
解 读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引述这则典故,是为了勉励文学艺术工作者打开历史视野,建树正确的史识、史才、史德。
历史中有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文学艺术工作者在创作时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才能创作出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以百余年近代史为背景阐述中国梦,用“徙木立信”说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深远影响,借“霸王别姬”说明不良作风之害,引“治大国若烹小鲜”解释为政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展现出宽广的历史视野、深邃的历史眼光。对党员干部而言,不断提升历史素养、涵养历史底蕴,同样是修身励志、谋事创业的内在要求。
来源:济南中院
版权所有:邹城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邹城市普阳山路996号 电话0537-5213281 邮编:27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