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莘县人民法院门户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明星书法的自觉与担当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05月13日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歌唱家郁钧剑在全国政协会议分组讨论时,关于书法问题的言论在书法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据《羊城晚报》特派记者尹安学报道,郁委员是这样说的:“汉字是书写的工具,不是纯艺术,古往今来,美术家是永远存在的,但中国书法家协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成立的,因为写字写得好是每个中国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工具,一种本能。”“以前不成立书法家协会,是老一辈艺术家的远见。把书法作为艺术形式,是对汉字的一种亵渎。”“为什么书法界有大量的腐败?说实话,我自己都看不起书法界。一些人写的字很破,就成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成了什么文化协会副会长、副主席,丢死人了,这是对中国文字的亵渎。”
  郁钧剑上述言论遭到书法界的痛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书法家们认为他的话在直陈书界腐败的同时,也亵渎了书法家的尊严,并且荒唐地否定了书法的艺术本性。
  笔者认为,郁钧剑所言表达了两个观点,一是“把书法作为艺术形式,是对汉字的一种亵渎”;二是“一些人写的字很破,却沽名钓誉,成了协会领导,是对中国文字的亵渎”。这两个观点正是连郁委员自己都“看不起书法界”的两个原因。对于第一个观点,有书家认为郁钧剑不懂常识,混进书协,没有说话资格。依笔者看,书法作为艺术形式是否是对汉字的亵渎,其实是一个不争的问题,相反,书法艺术能成为中国的国粹,乃是汉字的荣耀,有的专家要求郁委员对自己的观点提供理论支撑,也实在是勉为其难了。对于第二个观点,笔者认为,郁钧剑揭露书法界存在的腐败现象,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感流露。但他因此连自己都“看不起书法界”,被书法界认为是对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书法家尊严的严重亵渎,因为他除了歌唱家的身份之外,还戴有“书法家”的光环。笔者无意对郁钧剑的言行进行评判,但从“看不起书法界”这一危险心态,则当认真思考我们的明星书法家对书法艺术应该有怎样的自觉和担当。
  《中国书法在线》侯勇先生认为“郁钧剑委员的任性让书法家很生气”,其撰文提出“去行政化,还专家话语权”,似乎喊出了书法家的心声。笔者从“去行政化,还专家话语权尤为紧迫”的呼唤中,分明感受到了书法专家对书法艺术事业的敬畏心和责任感。窃以为,对艺术事业的追求,需要心存敬畏之心,艺术敬畏心的缺失是产生“看不起书法界”职业心态的根源。对此,作为明星书法家或其他跨界书家,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公众人物对书法艺术的自觉和担当,因为其从事的书法艺术虽然是业余爱好,所事主业却是权威的、有较大影响的,任何对书法艺术的不虔诚、不自觉、不自量,都足以混淆视听,影响大众书法思潮。据悉,郁钧剑曾出版三部书画集,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展,跨界做了很多事情。姜昆、唐国强、张铁林等演艺界明星也都是喜欢书法艺术的公众人物。公众人物以其书法雅好适度宣传示范,对于纯洁书坛风气,启发更多人热爱中国传统艺术,自然意义重大;如果缺失了艺术的敬畏和自觉,以低俗充高雅,以业余的艺术水准行使专业的话语权,其实无异于“以腐反腐”,恐怕对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是有害无益的。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薛龙春先生十年前曾以《敬畏心》为题,在《书法报》撰文说:对艺术、学术乃至人生,都少不得敬畏之心。学术也好,艺术也好,终极目的无非教人求真,锻炼个体敦纯的品性。一个人倘若视学问为门面,视他人为玩物,则最终还是知识的外行,甚至是可与无赖为伍的,尽管他常常以知识的占有者自居。我看此言不虚。(徐光普)(载于<书法报>)

关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莘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xxxx市xxx区xxxx路xxx号 电话:xxxx-xxxxxxx 邮编: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