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临沭县人民法院网站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用心办好群众的每一件小案

2022年07月08日
作者:信息调研团队
打印 分享到: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数据显示,基层法院受理的案件中,有近30%的案子标的额在1万元以内,有近50%的案子标的额在3万元以内。临沭法院从办好每一件小案入手,小案不小办,抓住矛盾症结,化解当事人心结,把小案办好,把小事办成,搭起联络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巧心:联合调解化解“小置气”

  2007年,从事养殖业的谢真从蒋峰处购买饲料,但因资金周转困难,多次赊欠饲料款并写下欠条。2022年,二人因饲料款账目问题达不成一致意见,蒋峰将谢真告上了法庭。

  第一次庭审时,双方对其中的两张欠条争议较大,谢真要求鉴定欠条的签名笔迹,并表示“一定要争口气”。为缓和双方互相置气的局面,休庭后,承办法官张锦文特邀人民陪审员解文登一同做双方的调解工作。

  “你们双方都是做生意的,做生意最讲求诚信,蒋峰能多次赊欠饲料款给你,而且十几年都没起诉你,不仅是考虑了你经济困难,更多的是出于对你的信任。”张锦文和解文登从情理和法理入手,不断做双方的调解工作,最终双方情绪缓和下来,谢真表示愿意偿还2.5万元欠款本金,蒋峰则愿意放弃利息,至此,案件圆满解决。

  一案一议:有的案件案情本不复杂,但当事人往往为了“争一口气”而陷入了矛盾的“漩涡”中难以自拔,法官给予及时的调解,便能让双方知法明理,握手言和,化干戈为玉帛。

  耐心:庭后析理解开“小心结”

  2022年5月,原告陈刚将亲属石夏告上法庭,称石夏装修到其板材店选购装修材料后未给付货款3563元,并提供了材料清单及证人证明。

  因双方是亲戚,案件标的也不大,承办法官李兰和首先进行了庭前调解。调解时,石夏承认购买装修材料,但称货款已现金给付给陈刚家属,但陈刚对此不予认可。后因石夏亦未提供证据予以证实,双方也不同意调解,李兰和法官依法审理后判决支持了陈刚的诉讼请求。

  “你是个负责任的法官,我也知道你判决的没有错误,但我就是后悔、委屈。”拿到判决书的石夏给李兰和打来了电话,表示虽然服判,但仍有心结,李兰和一边耐心开解,一边向其普法,说明证据对打官司的重要性。随后,石夏自愿支付了3563元。

  一案一议:有的案件审结了,但当事人的心结并没有完全打开,这时,法官判后辩法说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法官多一分耐心,就多一分“案结事了人和”的可能。

  用心:认真办好千元“小案件”

  今年2月,王涛给郭伟承揽的家装工程进行纱窗安装,纱窗款及安装费共计 1360元。项目完工后,郭伟因资金短缺,向王涛出具了一张欠条。后王涛多次催要,但郭伟拒不偿还。5月10日,王涛一纸诉状将郭伟告上法庭。

  虽说标的额只有千余元,但由于郭伟不见踪影,诉前调解不成,案件还是进入到了诉讼程序。承办法官接手案件后,多次电话联系郭伟,并到其所在村庄送达,但始终未联系上本人。

  后王涛向法官提供了郭伟妻子的联系方式。这一次,电话终于拨通了,在向其说明情况、发送相关证据后,郭伟妻子很是诧异,一方面她确实对欠款的事不知情,另一方面她又不理解为什么王涛仅仅因1360元钱就起诉郭伟。“您的心情我理解,虽然金额不大,但起诉是王涛的权利”在法官的再三释明下,郭伟妻子承认郭伟欠钱不还确实不妥,并主动联系王涛代郭伟还清欠款。

  一案一议:有的案件标的小,但当事人出于各种原因拖延逃避,给案件的送达、调解、执行等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尊重每一位当事人,不放弃每一个线索,抓住每一次调解的机会,用心办好群众的每一件“小案”,才能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司法获得感。

  (文章当事人均系化名)

用心办好群众的每一件小案

2022年07月08日
作者:信息调研团队
打印 分享到: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数据显示,基层法院受理的案件中,有近30%的案子标的额在1万元以内,有近50%的案子标的额在3万元以内。临沭法院从办好每一件小案入手,小案不小办,抓住矛盾症结,化解当事人心结,把小案办好,把小事办成,搭起联络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巧心:联合调解化解“小置气”

  2007年,从事养殖业的谢真从蒋峰处购买饲料,但因资金周转困难,多次赊欠饲料款并写下欠条。2022年,二人因饲料款账目问题达不成一致意见,蒋峰将谢真告上了法庭。

  第一次庭审时,双方对其中的两张欠条争议较大,谢真要求鉴定欠条的签名笔迹,并表示“一定要争口气”。为缓和双方互相置气的局面,休庭后,承办法官张锦文特邀人民陪审员解文登一同做双方的调解工作。

  “你们双方都是做生意的,做生意最讲求诚信,蒋峰能多次赊欠饲料款给你,而且十几年都没起诉你,不仅是考虑了你经济困难,更多的是出于对你的信任。”张锦文和解文登从情理和法理入手,不断做双方的调解工作,最终双方情绪缓和下来,谢真表示愿意偿还2.5万元欠款本金,蒋峰则愿意放弃利息,至此,案件圆满解决。

  一案一议:有的案件案情本不复杂,但当事人往往为了“争一口气”而陷入了矛盾的“漩涡”中难以自拔,法官给予及时的调解,便能让双方知法明理,握手言和,化干戈为玉帛。

  耐心:庭后析理解开“小心结”

  2022年5月,原告陈刚将亲属石夏告上法庭,称石夏装修到其板材店选购装修材料后未给付货款3563元,并提供了材料清单及证人证明。

  因双方是亲戚,案件标的也不大,承办法官李兰和首先进行了庭前调解。调解时,石夏承认购买装修材料,但称货款已现金给付给陈刚家属,但陈刚对此不予认可。后因石夏亦未提供证据予以证实,双方也不同意调解,李兰和法官依法审理后判决支持了陈刚的诉讼请求。

  “你是个负责任的法官,我也知道你判决的没有错误,但我就是后悔、委屈。”拿到判决书的石夏给李兰和打来了电话,表示虽然服判,但仍有心结,李兰和一边耐心开解,一边向其普法,说明证据对打官司的重要性。随后,石夏自愿支付了3563元。

  一案一议:有的案件审结了,但当事人的心结并没有完全打开,这时,法官判后辩法说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法官多一分耐心,就多一分“案结事了人和”的可能。

  用心:认真办好千元“小案件”

  今年2月,王涛给郭伟承揽的家装工程进行纱窗安装,纱窗款及安装费共计 1360元。项目完工后,郭伟因资金短缺,向王涛出具了一张欠条。后王涛多次催要,但郭伟拒不偿还。5月10日,王涛一纸诉状将郭伟告上法庭。

  虽说标的额只有千余元,但由于郭伟不见踪影,诉前调解不成,案件还是进入到了诉讼程序。承办法官接手案件后,多次电话联系郭伟,并到其所在村庄送达,但始终未联系上本人。

  后王涛向法官提供了郭伟妻子的联系方式。这一次,电话终于拨通了,在向其说明情况、发送相关证据后,郭伟妻子很是诧异,一方面她确实对欠款的事不知情,另一方面她又不理解为什么王涛仅仅因1360元钱就起诉郭伟。“您的心情我理解,虽然金额不大,但起诉是王涛的权利”在法官的再三释明下,郭伟妻子承认郭伟欠钱不还确实不妥,并主动联系王涛代郭伟还清欠款。

  一案一议:有的案件标的小,但当事人出于各种原因拖延逃避,给案件的送达、调解、执行等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尊重每一位当事人,不放弃每一个线索,抓住每一次调解的机会,用心办好群众的每一件“小案”,才能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司法获得感。

  (文章当事人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