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藏精神”宣讲报告会(三)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09月14日 | ||
坚定初心勇担使命 书写高原法院人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叫扎西白珍,是一名来自雪域高原,出生在珠峰脚下,在党的关心关怀下成长的年轻法院干警,今天,我给大家宣讲的题目是“坚定初心勇担使命 书写高原法院人生”。 作为年轻干警应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历练,这次有幸参加宣讲,我倍感珍惜,是桑珠孜区人民法院党组和全体干警寄予的希望和重托。宣讲对于年轻的我来说还很陌生,但我会将发生在身边的感人事迹用我年轻的语言,真诚地告诉大家,希望大家给予鼓励和支持!谢谢。下面我先用一首简短的歌曲诉说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 阿妈拉说牛羊满山坡,那是因为菩萨保佑的 .................................” 大家是否听过这首歌,这是著名藏族歌手韩红所演唱的。日喀则,是一个美丽如诗的地方,它是西藏第二大城市,藏语将其称为“昔喀孜”,又称“昔卡桑珠孜”,意为“土质最好的庄园”。地处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喜玛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汇流处,总面积387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建城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的中心,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西藏的粮仓、历代班禅的驻锡地。 在这里,有一群秉持初心践行使命、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人们,他们在庄严的国旗下郑重承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高擎公平正义之剑,是他们用忠诚和坚韧践行着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铮铮誓言,是他们用法律和责任捍卫着桑珠孜区的安宁和稳定,这就是桑珠孜区人民法院。近三年来先后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全国家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 “涉军停偿先进集体”等等的荣誉称号。 作为年轻的我深深地融入这样的优秀的集体中,让我感到很自豪,在这支团结拼搏民族友爱的队伍中,我看到了、感受到了坚韧、坚守、执着追求的品格。 【坚韧如山的汉子】杨健,小圆脸,面色黝黑、头发随风而立或“炸”,偏爱穿制服和警用作训服,气质文弱,身高1米63,还算匀称,身处我们当中,不会觉得很出众,也不会觉得他是一名院领导,更形象地说,是一位带着学者气息,喜欢“哎”(四川话)的“老好人”,语气总是温文尔雅,手势爱高举且习惯性的捂嘴。他出生于内地,自小跟随父母来到西藏生活,在西藏完成自己的学业,学成后服从组织分配来到聂拉木县人民法院工作,正式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曾历任聂拉木县人民法院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现任桑珠孜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许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同志,喜欢跟着“杨哥”,私下相处久了大家就会这样诚恳的称呼他,同时带着好奇,问他“杨哥,在西藏呆的时间比在老家多,这么多年不常常回家,你就不想家人吗?”杨哥一声“哎”,带着手势习惯性向上,说道“想,但我是个 “藏二代”日喀则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青春、事业都在这里,熟悉的程度堪比老家,每回老家一次,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听着朴实的话,年轻同志心中无不惊奇,望着“杨哥”的样子,想想他把学习、工作、生活奉献给了离太阳最近的高原第二故乡,默默地感慨......“我太难了”(网络抖音语言)。 “杨哥”习惯着按照自己的方式在日喀则生活,用他的身体和灵魂融入这片土地,学会了用“蹩脚且易懂”的藏语与当事人进行简单沟通,曾经在处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均为藏族同胞,婚后由于被告经常酗酒并殴打原告,致使夫妻俩的感情完全破裂,无法继续共同生活,原告要求婚生两个女孩由自己抚养,儿子由被告抚养,土地征收补偿款、房子等财产按人头分割。当“杨哥”了解案情后,立即预约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但是被告始终无法取得联系,“杨哥”决定前往被告所在地寻找被告,到了地方才发现被告的住房在一座大山上,当地人上山都要歇脚好几次,“杨哥”由于常年在西藏高原工作,身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上近几年身体状况也大不如从前,爬山对于他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和吃力的事情,一旁的法官助理劝说让他在山脚下等,“杨哥”直接挥挥手坚持自己要带队上山,并说道:“困难总是会有的,不能一碰到困难就畏缩不前,办案子一定要身体力行才能办的好”,上山后只见“杨哥”气喘吁吁、满面通红却也不肯休息一刻直接奔向被告家里,用着他那独特的“语言”与当事人进行沟通着,这时双方当事人都感到很吃惊但又有点不理解,“杨哥”习惯性地用手势和身体语言,在双方当事人面前诠释着“和为贵”和家庭和睦的重要,一遍又一遍,经过法官助理流利的翻译解释,双方当事人的情绪终于得到缓和并同意调解。这让一旁的法官助理对杨哥心生敬意。 “杨哥”的坚韧,是他默默的付出和坚守,是他日夜操劳辛勤工作的付出,是他心中始终对法律信仰的坚守。他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为信念,在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极苦的西藏辛勤的工作着、默默的奉献着,时常望着他独自的背景,像极了远处的大山,挺拔而坚韧。 【格桑花一样的阿佳】边巴琼达,一名普通的大姐,善良又美丽,人到中年体态稍微有肉却一点也不失优雅的气质,虽然平时喜欢在她那带着特有的“西藏高原红”肤色上画一点点的淡妆,但也掩饰不住她心中独有的善良和心间的快乐。爱笑的脸上始终挂着对法律的尊重和公正。 她独有的笑声时常在办公室回荡,空闲的时候喜欢和大家在一起聊着一天天的所见所闻。其实在她的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藏着对女儿的牵挂、对父母的愧疚和对丈夫的思念,女儿远在内地求学,丈夫在更为艰苦的那曲上班,父母生活在拉萨。就是这样一位阿佳,默默地为了工作像高原上的格桑花一样,在任何荒凉的土壤它都能坚强的生长,太阳越晒,它的花就开得越发灿烂,经得住雪域的风寒,耐得住风吹雨打,迎风独自绽放却总不失美丽优雅。 她作为民事审判庭庭长,家事审判团队的负责同志,在工作中热情、耐心、细心,她独有的家事审判经验曾在全区法院同仁中作过交流发言,得到了广大的认可和尊重,日喀则的农牧区至今仍存在一妻多夫的现象,针对此类问题,她亲自带着“车载流动法庭”在辖区处调研,多次到民政局、妇联进行沟通。为了提高农牧民妇女的法律意识,她深入到农牧民家中,走访拉家常、了解生活状况,讲解党的政策,结合当地乡规民约,与乡、村的长者,一同处理解决家事矛盾;她亲自带领审判团队处理了很多疑难复杂的案件。记得在处理一起原告洛桑与被告拉姆的分家析产纠纷案件中,被告拉姆系原告洛桑的养女,由于洛桑轻信外人传言,导致与拉姆关系一直不融洽并决定要分家,因洛桑老人性格固执,每次到法院进行调解情绪都十分激动,他认定养女拉姆在外面有情人,要合谋骗取家里财产,急着要与养女分家。阿佳边巴琼达了解案情后,多次深入原被告所在的乡里并与乡里的村民及乡党委进行沟通了解实情,得知真实情况并非洛桑老人所说,只是一些村里妇人的闲言碎语。阿佳立即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但是因为老人性格固执,不听劝说,且情绪容易激动,为了更好的促进双方调解,她决定采取“拉家常背对背”的方式,耐心倾听老人平日里的生活状况和日常的琐事,增进老人对法官的信任和了解,从而更好的拉近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期间老人经过与阿佳的交流沟通,终于在阿佳的坚持和努力下感动老人,老人逐渐认识到自己轻信了别人的谣言而造成了对养女拉姆的误会,决定与拉姆重归于好,并邀请阿佳到他们家里做客,此后阿佳成为了老人很好的朋友。养女拉姆也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深深地拥抱着阿佳边巴琼达迟迟不肯放手,眼里流下了高兴的泪水。多年后,在老人临终之际,他仍然念念不忘要求一定要与阿佳边巴琼见上最后一面。 这样的阿佳,在日喀则法院系统中还有很多,她们都秉持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的两路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为了心中的执念,努力坚守着,为了家庭和谐而平凡的忙碌着,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诉累,在遥远的路途中奔波着...... 【执着的坚守】桑珠孜区人民法院是汉、藏、回多民族的大家庭,他们有着共同的坚守和追求,有着对法律的执着和尊重,有着对当事人的热情和关怀,有着你我他之间的欢声笑语和忧愁感伤......还有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故事。 湛蓝的天空中白云绘就美丽的图案,清晨的阳光折射出金色线条,由于时差等原因、西藏早上上班时间为10点,但是在清晨8点的桑珠孜区人民法院院内,一排排整齐的列队正准备就绪,此时早操已经开始,一日之计在于晨,这是桑珠孜区人民法院多年坚守的早操制度,从每一位干警的脸上看到的是精神满满、能量满满。 桑珠孜区人民法院人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秉持以“老西藏精神”,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献身精神,扎根在雪域高原,默默无私地奉献着,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着人生的华章。 年轻的我不知道该怎样表达,但还是感谢各位领导、同仁给予的支持和理解,在这里请允许我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日喀则市两级法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自己积极参与学习和研讨,作为法院人就是要坚守对法律的威严、执着对法律的敬意,以优质的司法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满心期待。 高原气候恶劣,生命在这里很脆弱,但也很顽强,平凡因坚守而不凡,奉献因执着而可贵,桑珠孜区人民法院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标新任务、新形势、新要求,为祖国守好边,为群众谋幸福。 在此,感谢山东各级法院25年来的援助和支持,从东部大海到高原大山,山东与日喀则人民心连心,山东法院与日喀则法院亲如一家,让友谊之花常开长青。 海拔三千八这里是我的家 热情的日喀则开满了格桑花 他有千古神奇他有风光如画 万里高原的阳光把希望种下 转动了千年的经幡挥洒祝福 山东法院系统的同仁们欢迎你们来日喀则! 我的宣讲完毕。 谢谢大家!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