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古代 “坑爹”那些事
陈祥高
近些年,社会上被不肖子女一句雷言雷语或恶劣行为而“坑惨”的事屡屡发生,一些甚至引得群情奋激,舆论哗然,最终害己坑爹,身败名裂。其实,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会发现,古代也不乏坑爹之辈,纵使老子叱咤风云、功盖天下,或是权倾朝野,位极人臣,最终也是一声长叹,无尽抱憾,轻则丢了乌纱,重则害了性命,甚至抄家灭门,落得个一缕愁云起,万世笑柄生……
一.绝食而死的周亚夫
周亚夫,西汉名将、军事家、丞相。他的老子是汉朝开国功臣绛侯周勃。汉景帝在位时,有许多藩王出来造反,危难之际,周亚夫站出来三个月就平息了“七国之乱”,凭着赫赫战功和忠诚之心,他被封为了丞相。
周亚夫性格耿直,身为丞相,只知秉公直言,不懂得讨好皇上,所以好几次皇帝征求他意见时,都被他“理直气壮”地拒绝了,弄得景帝很没面子,时间久了,便想着法子除掉他。正在汉景帝犯愁的时候,有一个人竟然帮了他大忙,就是周亚夫的儿子周阳。周阳眼看父亲年事已高,便偷偷买了些兵器,准备在周亚夫死了的时候放在棺材里,但最不该的是故意扣了铁匠们的工钱,还嫌他们干得慢,结果被心有怨气的工人们告发了。古代,偷造兵器可是谋反大罪啊。这一点正好随了汉景帝的意,于是周亚夫就被打进了大牢。此时才明白过来的周亚夫急向审官申辩:儿子买的是随葬品,怎么能是谋反呢。审官怼他:你即使不在地上谋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谋反吧!把他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从此闭口绝食,五天后吐血而亡。
二.专为宰相爹挖坑的兄弟俩
姚崇,唐朝著名政治家,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姚虽是一代贤相,但却教子无方,他的两个儿子姚彝、姚异,时任少卿,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干部。这哥俩以父亲首相的名头,广通宾客,接受纳贿,朝野间议论纷纷。
姚崇曾经提拔过一个叫魏知古的,这人做到宰相时,自觉和“老领导”平起平坐了,言行就有些轻慢。姚找了个机会上奏皇上,把魏知古打发到洛阳选拔官吏。远离了政治中心的魏知古,对推荐人姚崇自然是一肚子意见。而此时姚家哥俩正好也在洛阳当官,他们不知“哪山出猴子”,认为老爹对魏知古有恩,不光走后门请托魏知古让自己升官,还理所当然的做起了推销官位的中介。
魏知古默然收起哥俩的呈单,回京后就报告了唐玄宗。皇帝叫来姚崇询问,姚崇以退为进,马上说肯定是两个“二货”不学好,知道我对魏知古有恩,就受人请托。唐玄宗听后,认为魏知古人品不好,有负于姚崇,将其降为工部尚书。
虽然唐玄宗没有处罚姚崇,但对姚崇的家教是不满意的。再说这哥俩,看没有受到惩罚,更加有恃无恐,大搞卖官贩爵,严重败坏了朝庭声誉……
姚崇有个亲信部下赵诲,和姚的两个儿子沆瀣一气,没少干鬻爵勾当。一次,赵诲接受蕃人贿赂被告到唐玄宗那里,皇上亲自过问这事,要求判处死刑。而姚崇护犊心切,脑子一时短路,竟向唐玄宗求情,把案子揽了过来自办。皇上很不高兴,正好碰到天下大赦,唐玄宗在敕文上特别指示,赵诲不得赦免,刑仗一百后发配广东。
姚崇为此羞愧满面,忧惧不安,赶紧辞去相位了事。
三.欲壑难填的严世蕃
严世蕃,他老爹是嘉靖皇帝的首辅严嵩,也是明朝第一大奸臣。这父子二人一起被编入《明史•奸佞传》中。自古以来,父子能同时列入此书的人,只有严嵩父子一例。
严世蕃长得又胖又丑,还瞎了一只眼。这样一个人,别说入朝为官了,就是当个县令都有失朝廷颜面。可严世蕃靠着老子关系,不用走科举之路就平步青云做了官。别看他长得丑,但头脑灵活,最擅长溜须拍马和阴谋诡计,因此,在嘉靖皇帝面前很有脸面,这更让他飞扬跋扈。严嵩做了二十几年的首辅,权倾天下,严氏集团干的大半坏事都是严世蕃出的主意。严氏父子把持着朝中官吏的任选、升迁。官无大小,皆有定价,不看官员的口碑、能力,一切都以官员的贿金为准,长年累月,富可敌国。据说,严世蕃与妻子要将金银埋藏到地窖里,想起这都是仰仗他父亲得来的,于是就请严嵩来观赏,严嵩一见,数量之巨出乎想象,顿时目瞪口呆,隐约感到大祸将临。
嘉靖43年,众多御史联名参奏世蕃父子种种恶行,嘉靖震怒,下旨查办。于世蕃被斩首,而其父严嵩被没收家产,削官还乡,两年后病死,死前寄食于墓舍,死后既无棺木下葬,更无一人吊唁。
四.毁于“窝里斗”的淮南王刘安
淮南王刘安,是刘邦的孙子、汉武帝的叔叔,这人是个历史名人,不但著有《离骚传》、《淮南子》等文化、科技著作,而且还是个科学家,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也是豆腐的发明人。正因为他太有才华,太得人心,便有些飘飘然。从汉景帝开始,暗中策划,准备有朝一日造反做皇帝。
刘安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姓名不详,是小妾生的,二儿子刘迁,是王后生的。刘安非常喜欢自己的二儿子刘迁,他是王后所生,受宠似乎也理所当然。
对二儿子宠就宠吧,但刘安又非常厌恶大儿子。厌恶到连大儿子的长子,也就是刘安的长孙刘健,在爷爷眼里也没个地位。时间长了,刘安的长子和长孙便决计报复刘安和太子刘迁。这爷俩就写了封信给汉武帝,举报自己的父亲和爷爷造反。
这下不想造反也得造反了。于是,刘安在仓促中,开始正式谋反……结果,老子畏罪自杀,儿子们死的死,流放的流放。
五.坑爹不止的朱有爋
明朝,有一位奇葩王子朱有爋,是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朱橚的次子。为了得到王位,一而再再而三地找麻烦……
朱橚原本就是一个很倒霉的王爷了,因为行为轻浮不受老爹朱元璋待见,到他侄子建文帝登基,又怀疑他这个叔叔有造反图谋。
其他的儿子看到父亲有难,都会雪中送炭,但朱有爋偏偏“落井下石”。朱有爋迎合了建文帝想收拾自己叔叔的愿望,主动揭发父亲朱橚谋反,结果导致父亲的爵位被削,关进监狱反省。后来,朱元璋第五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他侄子建文帝手里夺了皇位,把朱橚放了出来并恢复了周王爵,而告老子的朱有爋则被直接发配到云南大理。后因表现良好调了回来,结果贼心不死,父亲死了,他又开始算计自己的哥哥周宪王朱有炖和弟弟周简王朱有爝,告发这俩人谋反,妄图把周王爵位赚到手。
最后的结果是鸡飞蛋打,自己在监狱里了却残生。
六.因贪致祸的公孙敬声
公孙敬声,堪称当朝第一公子。因为他有个当丞相的老爸公孙贺,姨夫是汉武帝刘彻,姨妈是卫子夫,舅舅是卫青,还有一个表哥就是那个封狼居胥的霍去病。
有如此显赫的背景,公孙敬声在太初二年由侍中直升为九卿的太仆,和父亲同居公卿之位。仗恃自己是卫皇后姐姐的儿子,他胆大妄为,竟然挪用军饷一千九百万钱。军方大爷们也不是好惹的,一个奏本,公孙敬声锒铛入狱。
作为丞相的老爹公孙贺,一心想救儿子。他知道汉武帝正在发愁一件事,曾入宫行窃的江洋大盗朱安世迟迟未归案。公孙贺以自己能破案为条件,请求赎公孙敬声的罪。皇上允许了他的请求。不久,朱安世果然被抓获。
狱中的朱安世知道原委后,恨得咬牙切齿,便以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通奸、并做木偶小人诅咒汉武帝等事反告,武帝下令严查,竟致公孙敬声父子二人死在狱中,全家被族灭,数万人遭诛杀,数十万人受到牵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