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审判业务 > 调研成果

躬耕不辍,守得乡野清宁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3月17日

  2024年12月6日的秀山,冬日的寒风呼呼刮着,家家户户都围着土家火铺烤火。

  傍晚时分,老田又来到秀山县石堤镇高桥村王华家里“串门”,这已经是他“三顾茅庐”了,不为别的,只为一起交通事故纠纷。

  “开车撞到房子重新修补好就行,但是把寿枋撞坏了,好晦气嘛,我咽不下这口气。”王华越说越激动。

  “刘林家里有急事,车子开得快,加上路窄弯急,没控制住。”老田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地说,“他现在也很后悔和愧疚,一直在说这件事情对不住你,希望得到你的谅解……”

  “老田,跑这么多趟了,你也辛苦,这件事情你说了准数!”王华说。

  老田名叫田茂清,是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龙池人民法庭驻庭调解员。扎根基层法庭36年,从审判庭到解交室,从法官到调解员,他为辖区调处矛盾纠纷13000余件,一直用心耕耘、用情付出,默默地守护故乡清宁。

  老兵变新人 换个“战场”做实事

  今年65岁的老田,当过兵,扛过枪,打过仗。时隔多年,他仍然记得那段枪林弹雨的日子。

  当时,老田所在的连队接到命令,奔赴战场。连队坚守了8天8夜,身边的战友一个又一个倒下,剩下的战友一个又一个顶上去。

  “没有怕的,大家都有个共同信念:戴了三点红(帽徽和左右两边的领章),当了兵,就不能有所畏惧。”如今回忆起这段往事,老田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感伤,那是对逝去战友的深切缅怀,但更多的是充满力量,那是从战火中淬炼出的钢铁意志。“从部队转业后,我选择到法院工作,换个‘战场’,做点实事,报效祖国,向战友致敬。”老田的话语掷地有声,仿佛当年冲锋的号角。

  1988年,怀揣着对新工作、新身份的热忱与憧憬,老田来到了龙池法庭。对于非法律科班出身的他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老田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一边如饥似渴地“恶补”法律知识,利用一切闲暇时间研读法律条文、学习案例分析;一边积极主动走访了解辖区情况,他知道只有深入这片土地,了解这里的人民,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龙池法庭下辖宋农、涌洞、大溪等8个乡镇、59个村居,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东邻湖南省龙山、保靖两县,北接重庆市酉阳县。这里是广袤的大山区、大农村,也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复杂的社会关系。辖区面积广、人口多,老田要面对的工作千头万绪。

  清晨追着赶鸭子的大爷问水渠走向,晌午在小餐馆吃面条听旁人道家长里短,下午与刚忙完农活回家的群众同行闲谈,傍晚回到法庭伏案梳理。古田村、凉河村、坪坝村……一双“铁脚板”,老田不知疲倦地走遍了辖区大大小小50多个村子;一支“烂笔头”,老田的工作笔记本在日复一日的早出晚归下变得越来越厚。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老田愈发深刻地认识到,基层法庭很少有大案要案,多数都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纠纷。但对于农村老百姓而言,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却往往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大麻烦。老田深知,这些小事情如果不及时解决,极有可能激化为大矛盾、大冲突。

  “农村老百姓法治意识和观念比较淡薄,光靠判决肯定难以妥善处置一些矛盾纠纷……”随着对工作的逐渐上手和对辖区群众的日益了解,老田开始陷入深深的思索。他明白,要真正化解矛盾纠纷,就得走进老百姓的心里,用调解去解开当事人的心结。于是,他开始不断学习调解技巧,研究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心理特点,努力寻找最适合解决问题的方法。

  摸着良心说话 一碗水端平

  秀美青山,起伏连绵,风里来、雨里去,老田的身影穿梭于乡镇村居、田间地头。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时间的沉淀下,老田凭借着自己的赤诚与担当,在当地老百姓心中的好感度和威望值逐步攀升。一句句真挚的评价在村子间流传开来,“田法官做事公道正派,你们有事就去找他。”“老田为人忠诚正直,办案不偏不倚……”这些质朴的话,是百姓对他最真挚的认可。

  老李、老张两家因为一处土地边界划分不明而产生争执,引发矛盾,闹到了龙池法庭。这起农村土地边界纠纷,经历3代人40多年,镇上、村里很多次调解都没有成功。

  老田深知,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不能简单划定边界就草草了事,必须找准心结,把“疙瘩”解开才能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老田第一次上门时,老李满脸委屈,积压多年的情绪瞬间爆发:“老张仗着以前是村民小组组长,家里面男娃多,镇、村干部都偏向他。”老李膝下只有一女,在这起纠纷中,他总觉得自己势单力薄,没人支持,对以往土地边界划分结果也一直不够满意。

  “老李,明天中午你和老张,还有镇、村干部都来,我们公平公正量地定界。”在前期现场勘察、多方了解后,老田已经找到症结所在,想到了解决方案。

  一个温暖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拍打在老田身上,洒落在争执已久的土地上。老田穿着一双解放鞋,弯下腰、埋着头,用力踩在土地上,每一步都不偏不倚。

  “争论这么多年,你们就是觉得土地定界不公、心中不平。”老田用衣袖抹去头上的汗水对着老李、老张说,“一个跨步之间是75公分,现在以脚印为界,两家各占一半土地,都不吃亏。”

  “老田,大伙儿都说你说话做事讲良心,不会让任何一方吃亏,我谁都不服就服你,你说了就准数!”老李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咧着嘴笑了。那笑容里满是信任与释怀。

  随着一阵微风吹过,岁月的迷雾逐渐散开,多年的隔阂也在此刻消除,老李、老张两家握手言和,一场数十年的闹剧得到圆满解决。

  “农村很多纠纷都是因一些风俗习惯带来的情结,再复杂再激烈的矛盾,只要不带私心、公平公正,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找到情结、解开心结,矛盾和隔阂就消除了。”在老田看来,只要秉持着“摸着良心说话,一碗水端平”的理念去开展调解工作,自然就能获得老百姓认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田在调解案件时,不管双方身份地位、远近亲疏,他都一视同仁,真心实意去听、设身处地去想,严格用事实说话、按法律办事。”龙池镇党委政法委员黎斌这样评价田茂清。

  日积月累 摸索出两手“绝活”

  一程程来回的奔波,一个个辛劳的日夜,一场场耐心的调解。长年的乡村生活和工作经历,让老田在日积月累中摸索出两手“绝活”。其一是“七情法”,即了解社情、熟悉民情、分析案情、查明实情、动之真情、辅以亲情、抚慰心情。这是一套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调解方法。

  “我经济条件不好,养不起……”“我要出门打工,管不过来……”一对年轻夫妻来到龙池法庭起诉离婚,两人争吵不休,试图以各种理由放弃共同领养的4岁小男孩的监护权。

  “爷爷爱头孙,父母爱满崽(小儿子)”,这是当地的一句土话。了解相关情况后,老田明白孩子才是该案的关键,便动身前往孩子爷爷家。

  “娃娃从抱回来就一直跟着我,已经4年多了。”看着一旁玩耍的孙子,爷爷一度哽咽。

  “你不要着急,我也是当爷爷的人,你的心情我能理解。”老田安抚好孩子爷爷情绪并引导他帮忙一起说服儿子儿媳好聚好散,共同担负抚养孩子的责任。在孩子爷爷的帮助下,最终说服孩子父母达成离婚协议:孩子跟着父亲,由母亲支付抚养费。

  其二是“望闻问切”法,即观察态度作出初步判断,倾听陈述找出问题关键,询问意见捋出调解思路,把准症结开出化解良方。

  有位80多岁的老母亲来法庭起诉她的儿子,要求分割其亡夫的死亡丧葬补助金和保险补助金。调解过程中,儿子情绪激动,母亲更是泣不成声。老田在劝慰这对母子的同时,用心观察母子俩情绪和态度上的变化,巧妙地引导二人面对面说出心里话。

  “我不是想要这笔钱,我只是想要他多关心我!”母亲边哭边说,“自从他爸死后,他对我好冷漠,话都不和我说一句!我好歹是他妈,想着就难受。”

  “我身体不好,没得劳动能力,你就偏爱你幺儿,对我的困难不闻不问,你以为我不难受吗?”儿子忍不住啜泣。50多岁的他身患疾病、经济困难,生活压力很大。

  看到这个情况,老田用手轻轻拍了拍这位母亲的儿子,将他喊到另外一边,分别对双方进行了思想疏导。她儿子这才说出了真实想法,并不是想将这笔补助金挪作他用,而是准备用于处理父亲的后事。

  打开双方心结后,老田顺势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母子二人终于重归于好。离开法庭时,这位母亲紧握着老田的手,不停地表达着感谢。

  “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看问题、想办法,才能做到精准地‘望’、用心地‘闻’、巧妙地‘问’、有效地‘切’,切实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老田对自己的调解方法有独到理解。

  因擅长调解,老田先后被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表彰为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优秀法官、市级审判业务标兵和调解能手。

  老田带“小田” 根深又叶茂

  2020年,老田退休了。很快,他又迎来了新的使命——在龙池法庭担任驻庭调解员。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秀山法院决定借助老田的调解口碑和优势,打造一个调解工作室。

  2023年4月,秀山法院龙池法庭“解交(意为调解,秀山方言)室”正式挂牌成立。考虑到辖区地域广阔,一些离法庭较远的老百姓寻求调解不太方便,秀山法院又陆续在院机关及辖区8个乡镇设立了“解交室”巡回点,由老田巡回开展和指导调解工作。

  “和群众打交道的时候,我们要是遇到了难题,经常都是跑解交室来找老田。”龙池司法所张豪说,“我们和法庭、派出所建了个微信群,方便在群里请教老田和互通信息。”

  随着“解交室”声名远扬,来找老田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有龙池法庭辖区的派出所、司法所、基层调解组织,甚至还有其他辖区慕名而来的。老田的日程被排得满满当当,他不仅要忙着处理各类复杂的调解工作,还要抽出时间,毫无保留地向年轻一代传授自己的调解经验,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的“解交员”。

  在培训的课堂上,老田总是精神矍铄,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动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调解的技巧和要点。目前,老田已经面对面为各乡镇、村居的300多名网格员、调解员进行授课。在他的悉心教导下,63名“小田解交员”茁壮成长,逐渐成为基层调解工作的中坚力量。2024年,老田受重庆高院邀请,到全市法院立案信访党外干部、新招录公务员培训班现场授课,全面系统讲解调解心得、理念和方法。

  “舍得一头汗,不怕两腿泥,用心看、用情谈、用力干,主打一个攻心解忧。”这是老田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调解工作的真实写照。解交员黄维,跟着老田参与了几次调解之后,深受启发。如今的他,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驻院调解员,成功调解了120多起纠纷。他常说,是老田的言传身教,让他明白了调解工作的真谛,也让他找到了自己在这份事业中的价值。

  退休法官是人民法院的宝贵财富,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重要力量。秀山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万晓佳表示,将持续深化打造调解品牌,邀请更多退休法官参与调解、传授经验,并积极做好调解理念和方法的推广,定期组织年轻干警跟班学习,加强传帮带,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实质化解。

  (文中当事人系化名)

  来源:人民法院报

关闭

版权所有:潍坊市潍城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福寿西街2799号 举报受理电话:0536-8185225 邮编:2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