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级执行,让龙头企业甩掉亿元包袱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01日 | ||
“多亏法院一揽子解决了股权处置的难题,矿区现在已经恢复开采了!”近日,停摆多时的采矿区再次响起机器的轰鸣声,曾诉讼缠身的李某第一时间将好消息带给了法官。 千里奔赴,解财产变现难题 某汉白玉开发公司是东方汉白玉之都——四川省宝兴县的龙头企业,经过30年的发展,已在全球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销售体系。2016年9月,公司时任法定代表人李某为增资扩股,与多名投资人签订数份股权转让对赌协议,后因公司业绩未达目标,触发协议中约定的现金补偿给付责任,进而产生民事纠纷并进入执行程序。 “李某名下财产被多轮查封、冻结,短期内无法变现,必须尽快寻找突破口。”接到案件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认为,拍卖李某的公司股权是当务之急,但矿产作为公司主要资产,情况复杂,实际可采储量与勘探储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仅凭案卷无法准确评估股权价值。执行干警当即决定实地跑一趟。 2000公里外,大雪纷飞,山路狭窄,车辆行驶到半山腰便难以前行,李某不愿沟通,拒绝带路。“绝不能白来!”执行干警和评估人员踩着厚厚的积雪登上海拔3000米的矿区,对矿洞逐个勘验。此次评估顺利推动以股抵债,该起涉李某执行案件的债权得以兑现,但随后,省内外多家法院参与分配的函件纷至沓来。 据了解,仅宁波地区法院就受理了涉李某执行案件14起,执行标的总额高达1.12亿元,此外,李某在全国各地还有大量涉诉案件。执行干警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股权处置难题,保住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仍困难重重。 提级执行,探实质化解路径 2024年4月,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鄞州区法院反馈的情况,经综合考量,决定对剩余案件提级执行。 “申请执行人人数众多,执行标的额巨大,未执行到位的债权持续产生大额利息、逾期罚息……再这样下去公司肯定会撑不住。”会议室里,由宁波中院执行干警许安和鄞州区法院执行干警郭明伟牵头组建的执行专班正为此担忧。 公司遇到的难题,为接下来的执行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股权的潜在买受人少,拍卖成交率小,且矿产价值随着市场波动不断变化,再次进行股权评估费用高昂,同时李某抵触情绪强烈。 如何争取当地法院的支持和被执行人的理解,在兑现胜诉权益的同时又不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成了该批案件实质化解的关键。 “尽快处置股权,不管是应对股权价值变动导致的评估难,还是缓解利息压力,帮助公司回到正轨,都有益处。”提级执行后,执行专班以短信的形式,多次与李某沟通,为其留下一些考虑空间。 等待回复期间,执行专班步履不停,一方面着手在全国范围内梳理李某的涉案情况,同时寻找潜在买受人,为股权快速处置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协调联动四川省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宝兴县人民法院共同组建异地交叉执行工作组,商议详细的执行方案,实时共享案件的最新进展,合力向李某释法说理。 股权处置难、沟通协调难、统筹推进难……横亘在前的难关,执行专班正逐一突破。 周密处置,解公司经营危机 “我愿意处置股权,有没有办法尽量减少公司的损失?”1个月后,手机终于传来了李某的消息。宁波法院执行专班立马动身赶往矿区,与第一次自行摸索上山不同的是,这一次有李某亲自带路。 “公司的健康发展是我们所有股东共同的目标。矿区得尽快恢复开采,就按上次的评估价格处置吧!”李某表示愿意配合。 为了确保拍卖的股权份额能全额抵偿超亿元债务,同时又要避免超额处置损害到宁波地区外其他案件债权人的利益,执行专班深入调查公司经营和矿产开发情况,精准计算股权处置比例,并组织李某和其他股东面对面进行多轮商议,制定出各方利益最大化的拍卖方案,最终获得了各方认可。 2024年8月底,司法处置程序完毕,宁波法院历时4个月实现了“一案评估、十四案执结、超亿元债权全部兑现”的执行效果,同时也实现了“提级执行、集中执行、协同执行”的司法资源配置最优化。 案件执行完毕后,股东架构重新建立,股东大会也在随后顺利召开。这家恢复了生产经营的龙头企业,甩掉了沉重的亿元包袱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来源:人民法院报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