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潍城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10月21日 | ||
——2020年1月15日在潍坊市潍城区 潍城区人民法院院长 郭宝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19年,区法院在区委、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正确领导和有效监督下,在区政府、区政协、上级法院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全年受理各类案件7484件,审结8086件,同比分 别上升3.97%、21.05%,向全区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一、立足审判职能,服务中心大局,精准司法助力高质量发展 把审判执行工作置于全区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切实找准司法服务保障的切入点、着力点。 (一)依法打击刑事犯罪,助推平安潍城建设。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审结刑事案件334件534人,同比下降20.36%、37.83%,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扎实有序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审结涉黑涉恶案件4件24人,坚决打赢扫黑除恶的“潍城战役”。圆满完成大要案审判任务,依法审结全国瞩目的、打着“退役军人”旗号实施严重暴力犯罪的平度非法聚集案,35名被告人全部认罪认罚不上诉,达到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舆论效果的统一。严厉打击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群众生命安全的恶性犯罪,审结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55件75人;重拳出击“两抢一盗”犯罪,审结抢劫、抢夺、盗窃等案件52件65人;依法严惩涉众型经济犯罪,审结非法集资、非法传销等犯罪案件6件51人,涉案金额达2.4亿元,切实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始终保持对职务犯罪的严惩态势,审结贪污、受贿、渎职等案件2件3人,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二)高效化解涉企纠纷,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关于为提升全区营商环境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等文件,为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创造良好法治环境。加强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监督支持行政机关发挥市场监管、社会管理职能,审结行政诉讼案件64件,审查行政非诉执行案件24件。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执案件109件,依法慎用拘留、查封、冻结等强制措施,尽量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审结民间借贷、金融借款等案件1482件,推动实现资本依法流转。探索破产审判“府院联动”机制,由政府主导风险管控与事务协调、法院主导司法程序,协同解决破产案件审理中的重大困难和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浩博房地产、海纳房地产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正在依法审理中,有效保障了购房户、拆迁户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全区大局的稳定。 (三)全力攻坚执行难题,维护社会诚信体系。始终保持执行强劲攻坚态势,以常态化工作机制助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全年执行收案2717件,执结2923件,同比分别增长7.05%、31.96%,标的额3.25亿元。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用足限高、拘留等强制措施,实现高压打击常态化;强力推进信用联合惩戒,2019年,拘传拘留34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98人;开展“夏日风暴”“暖心冬日”等涉金融、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活动4次,执结案件28件,标的额100余万元。强化执行信息化建设,破解“查人找物变现”难题,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查询案件2218件;全面推行网络司法拍卖,健全执行款一案一账号系统,全年网拍250次,成交金额0.72亿元,溢价率14.93%,为当事人节约佣金312.75万元。 二、践行为民宗旨,强化责任担当,多元服务满足群众新期待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优化便民利民工作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满足感。 (一)持续强化涉民生权益保障。巩固深化家事审判改革成果,加大婚姻家庭案件调解力度,力促家庭关系修复,审结离婚、继承、抚养、赡养案件238件,其中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122件,占比51.26%,有效维护了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强司法人文关怀,全力保障困难群众的诉讼权益,依法为7名生活困难当事人减免诉讼费6万元,办理救助案件72件,发放救助金66万余元,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惩治力度,审结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7件16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和“舌尖上的安全”。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审结污染环境犯罪案件2件5人。坚持生态环境系统保护思维和替代性修复理念,在审理的首起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依法追究于某等三名被告人刑事责任,同时,要求三名被告人对废液进行无公害处置,并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实现了惩治违法犯罪、修复生态环境、赔偿经济损失“一判三赢”。 (二)着力打造高品质诉讼服务。认真落实最高院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要求,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提供诉前调解、送达保全、鉴定评估、简案速裁、涉诉信访等40余项诉讼服务,推动诉讼服务中心由立案为主向服务诉讼全程拓展。全面推行网上立案,实现网上立案、提交证据、网上交费、申请执行等全方位、全流程诉讼事项的“一站式”办理。目前,除刑事案件外,网上立案率达100%,让群众切实感受“指尖诉讼”的便利。落实“将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建立公证调解、律师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多主体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机制,推动调解资源集约化,实现矛盾纠纷的诉源化解。在全省两个“一站式”建设评估中,区法院位居全省前列。建立行政争议审前和解机制,联合区司法局成立潍城区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中心成立以来,已委派和解案件20件,达成和解2件,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实质化解。 (三)主动回应多元化司法需求。持续深化三大公开平台应用,增强司法工作透明度,2019年,公开裁判文书6492篇,直播庭审258件,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拓宽司法公开广度,通过官方微博、微信、门户网站等新媒体,及时发布法院工作动态、司法政策信息2069条,以公开促公正、树公信。贯彻执行新颁布的《人民陪审员法》,加强对新选任的130名人民陪审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履职能力。2019年,人民陪审员陪审案件993件,陪审率100%。深入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严格落实院领导轮流接访、领导包案、销号办理等制度,上级法院交办的7件信访案件全部稳妥化解;同时,强化信访风险摸排化解,国庆期间未发生越级上访事件,圆满完成了建国70周年大庆安保维稳工作。 三、深化改革创新,再造诉讼流程,科学机制提升司法效能 坚持问题导向,深化制度创新,着力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一)全面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强化入额院庭长办案责任,2019年,院庭长审结案件2603件,同比增长32%,占全院结案数的32.19%,“头雁效应”更加显现。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司法改革后如何监督的问题,制定出台《院长、庭长审判管理监督工作暂行规定》、《关于“四类”案件的若干规定》等文件,明确院庭长监管的职责范围及权利边界,实现了有序放权与有效监督的有机统一。圆满完成内设机构改革任务,内设机构压缩为8个,另设于河、望留2处人民法庭,精简高效的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优化员额法官绩效考核体系,重点对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评先树优挂钩,倒逼法官提升办案能力。 (二)统筹推进诉讼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庭审实质化和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为被告人指定律师辩护370余人次。严格落实宽严相济、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裁判规则,裁定准许公诉机关撤回起诉案件2件,使无罪之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之人受到公正惩罚。深入推进“分调裁审”机制改革,通过强化诉前调解、简案速裁、繁案精审,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实现“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2019年,诉前调解2508件,调解成功705件,调解成功率28%。按照法官、书记员、调解员“1+2+1”的模式组建2个速裁团队,运行5个月以来,审结案件422件,结案率96.8%,服判息诉率96.2%,审判质效大幅提升。 (三)扎实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全流程深度应用,通过案件信息智能识别、回填和应用,关联案例智能推送、智能文书生成等功能,智能化辅助法官办案,缓解“案多人少”矛盾。对接山东省文书送达平台,整合邮寄送达、短信送达、电子邮件送达、公证送达等方式,有效解决送达难题。围绕“服务于当事人”的工作宗旨,主动接入山东省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进一步提高调解理赔效率。启用以来,调处纠纷122件,涉及金额1300余万元。 四、坚持从严治院,牢记初心使命,过硬队伍筑牢发展根基 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认真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 (一)铸造忠诚政治品格。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引导干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抓好“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依托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平台强化日常学习,为促进全院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政治保证。2019年,召开专题党组会9次,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中研讨12次,院领导讲授专题党课10次。严格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2019年,向区委、区委政法委报告重大事项1件次,请示重要问题3件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法院“两微一端”的监督把关,切实维护司法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二)锤炼过硬司法能力。优化培训机制,通过审判态势动态分析、重点质效指标研判等方式,找准干警司法能力的“短板”,开展个性化培训840余人次。充分发挥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四个专业法官会议职能作用,解决疑难法律问题适用,进一步统一裁判尺度。大力开展精品案件、优秀庭审、优秀裁判文书评选活动,促进法官提高驾驭庭审和制作裁判文书能力。深化青年法官导师制度,推行一线磨砺计划,帮助青年干警快速成长。 (三)夯实清正廉洁意识。健全廉政工作机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90余份,在全院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廉政工作机制。筑牢思想根基,通过上好廉政警示教育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廉洁司法、担当作为”集中警示教育活动、参观郑板桥政德教育基地等方式,从正反两面教育干警牢记为民宗旨,坚守廉洁底线。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发挥廉政监督员、特邀执纪监督员作用,开展各类督查22次,印发通报15期,确保廉洁司法。开展司法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庭审、诉讼服务不规范等影响群众司法获得感的突出问题,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和人民法院形象。 始终把自觉接受监督作为依法履职的重要保障和改进工作的动力源泉。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刑事审判、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情况,并严格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加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重大刑事案件庭审,增强监督实效。2019年,先后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座谈、旁听庭审89人次,见证执行23人次。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认真落实检察长列席同级法院审委会制度,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全面接受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监督,邀请新闻媒体参加重大敏感案件庭审,及时发布权威司法信息。2019年,参加区委召开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3次,举办法院开放日2次。 2019年,案件数量增幅大、大案要案审理多、改革攻坚任务重,区法院积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整体工作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并在一些方面走在了全市法院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有力监督的结果,是区政府、区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工作还存在着短板和挑战:一是案件质效与走在前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结案不均衡、审判周期长等问题仍然存在;二是综合素质提升速度与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增长之间还有很大差距,机械办案、不善于化解矛盾的问题仍然存在;三是工作作风与新时代法院干警的形象要求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冷硬横推、慵懒散浮的问题仍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针对性举措,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区法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全区发展大局,忠诚履职尽责、持续深化改革、加强队伍建设,以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护航现代化高品质强区建设。 一是抓牢执法办案主责主业,在服务保障中心大局上展现新作为。围绕全区发展新态势,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主动靠前作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依法打击刑事犯罪,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维护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强化破产审判工作,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二是恪守司法为民初心使命,在切实提升司法公信上实现新突破。深化两个“一站式”建设,打通群众诉讼痛点堵点,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推进“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实现简案速裁、普案快办、繁案精审。深度应用信息化技术,加快推进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服务,实现诉讼事务一网通办。 三是提振真抓实干精神风貌,在争创一流队伍建设上迈出新步伐。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断提升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强化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升干警法律适用、风险防控、群众工作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守司法廉洁底线。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区法院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区人大的有力监督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不忘初心,坚定前行,奋勇争先,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法院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强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