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龙口市人民法院网站

龙法动态 | 烟台市委《烟台通讯》专文刊发我院卓越司法改革工作做法

2022年02月08日
作者:龙口市人民法院
打印

  近日,中共烟台市委主办的《烟台通讯》刊发《统筹推进司法管理、诉源治理、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关于龙口市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探索实践的调查与思考》一文,在全市推广龙口法院司法管理、诉源治理、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等经验做法。

  统筹推进司法管理、诉源治理、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关于龙口市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探索实践的调查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重,越要重视基层探索实践。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鼓励基层司法单位积极开展小创造、微创新,龙口市人民法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围绕中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大胆探索管用好用的“关键一招”,在管理模式创新、诉源治理改革、服务地方发展大局等方面闯出了新路子,为全市完善司法体制改革提供了丰富鲜活的实践样本。

  破解“平均主义”的关键一招:

  分类管理、差异考核的司法管理改革

  龙口市人民法院在实践中发现,随着司法责任制改革深入推进,法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但一些旧有的机关顽疾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同等级员额法官办案数量相差5倍多,但绩效奖励却相差不到1/5,又因为改革后办理案件要终身负责,干得多却不讨好,案子一压几个月都分不下去。为解决这一难题,龙口市人民法院在法官员额制改革框架下,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推行司法管理改革,不吃大锅饭、不搞平均主义,力戒“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充分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形成了良性竞争生态。——打破岗位限定:不让一个岗位有闲人。龙口市人民法院把改革利剑首指传统层级化行政体制,打破民庭、刑庭等“庭”的概念,以入额法官为核心组建扁平化审判执行团队,实行岗位自选、专业自选、双向互选,由员额法官组建自己的办案团队,让庭长、副庭长、普通法官在同一平台竞争。——打破均衡评价:不让一名干警吃平均。龙口市人民法院不仅打破均衡,还要大幅度拉开差距:将财政拨付绩效奖金集中起来、统筹使用、拉开档次,多干多得、少劳少得。龙口市人民法院在考核管理中引入“衡”的概念,将“龙法衡”作为虚拟量化单位,以难易程度、工作耗时相对固定的速裁案件作为基准值,每审结1起速裁案件计为1“龙法衡”,根据案件难易程度、工作强度、审判效果等,确定不同性质案件的权重系数和不同质效案件的加扣标准。——打破考用分离:不让一项奖惩不兑现。考核要有结果,结果重在运用,“一考了之”“考而不用”就会失去考核权威。龙口市人民法院坚持做好考核“下半程”,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在拉大绩效奖金差距的同时,全面实施考核结果与考勤管理挂钩、与培训学习挂钩、与荣誉表彰挂钩、与员额进退挂钩、与职级晋升挂钩“五挂钩”机制,最大程度激发干部积极性和主动性。

  破解“案多人少”的关键一招:

  源头预防、前端化解的诉源治理改革

  龙口市人民法院诉讼案件收案量从2016年的10058件持续攀升到2019年的13954件,年均增长超过11%,“案多人少”问题日益突出,办案法官不堪重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指明了出路和方向。龙口市人民法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围绕诉源治理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实现了诉讼案件增量明显下降、办案质量明显上升、社会和谐程度明显提高的多重效果。

  ——“准诉讼”案件越来越多怎么办?龙口市人民法院大胆出击、靠前一步,把“准诉讼”案件作为突破口,依托镇街建立6个诉源治理工作站,选派3名员额法官和14名骨干力量组成基层服务工作队,发挥专业司法优势,深入基层解决矛盾纠纷,把“坐等案源上门”变成“上门化解诉源”。今年4月建站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近300件。同时,为弥补自身力量不足,龙口市人民法院大力推行“网格法官”模式,对基层网格员进行普法培训,协助化解矛盾纠纷,助力建设“无讼乡村”,网格法官累计调解矛盾纠纷260多件,成为诉源治理专业力量的有效补充。——不适合面对面调解怎么办?龙口市人民法院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现代科技应用结合起来”的重要指示,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破解难题、自主研发应用“法润芝阳”线上平台,可一对一开展“背靠背”调解,也可视频连线开展“面对面”调解,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定分止争”。——行业调解公信力不强怎么办?道路交通调解委员会、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等行业调解是诉前调解的大头,年均调解量约占总量的60%。建立“即调即认”机制,行业调解组织调解成功并出具调解协议后,由法院立即进行司法确认,保障其享有与法院裁决相当的法律权限和强制执行效力,如若发生违约情况,快速进入法院执行程序,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敏感事件不好控制怎么办?敏感事件有其特殊性,一旦“引爆”将难以化解,极易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此,龙口市人民法院建立敏感事件评估研判机制,立足抓早抓小,及时提出司法建议,努力把影响降到最低。——调解不成功怎么办? 龙口市人民法院也有解决办法,他们组建了3个速裁团队,对经反复调解不成的,立即转入立案程序,就地速裁快审,实现调解与诉讼无缝衔接。2020 年以来,速裁结案2523件,办案周期由平均64天缩减至20天。

  破解“服务缺位”的关键一招:

  融入大局、惠企利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司法机关立足职能、服务大局,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是应有之义。龙口市人民法院从更高站位上找准切入点、着力点,不仅当好“裁判者”、更变身为“服务者”,把政府所急、企业所盼、法院所能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各项工作深度融入地方发展大局,从根本上解决“审判执行到位、司法服务缺位”问题,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府院联动:突出重点精准服务。龙口市人民法院把抓好企业破产重整作为法治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当生病企业医院”的工作理念,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审理,多方合力”的府院联动破产重整机制,共同帮助企业寻对策、找出路,有效解决了破产企业资产处置难,重整投资人招募难等问题,助力破产重整企业涅槃重生。——善意执行:转变理念强化服务。龙口市人民法院坚持在从严执法、公正执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文明执法、善意执行,认真甄别“有能力拒不执行”与“确无执行能力”,在依法保障胜诉方合法权益的同时,又最大限度减少法院保全执行对涉案被执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努力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相统一。——延伸职能:按需提供主动服务。龙口市人民法院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走访调研、“邀企上门”交流座谈活动,开辟问题反馈“绿色通道”,设立专门咨询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面对面、零距离法律服务。龙口市人民法院全面推行办案全流程依法公开,依托网上办案系统,只要不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对所有案件均公开立案、审理、执行等全流程节点信息,对法院每个行为、每个裁决都留痕管理,当事人可随时查询案件进展,办案透明度大幅提高,司法公信力得到增强。公开透明的阳光司法,赢得了企业和群众的认可和信赖,为营造稳定、公平、可预期营商环境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法治力量。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