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在开展“坚定信念、改进作风、提升公信”主题教育活动中,突出法院特色,以推进司法公开为着力点,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回应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一是搭建公开平台让民知。成立司法公开工作小组,依托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积极推行庭审直播、裁判文书上网、远程视频接访等制度,把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司法信息对外公开。今年以来,我院上网裁判文书1037份,做到了能公开的都公开。建成政务门户网站并投入使用,当事人凭借随案发放的查询密码和案件号登录网站,或者在立案大厅的诉讼触摸查询系统输入身份证号,皆可查询到案件进展信息。
二是拓宽公开渠道听民意。注重运用新媒体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我院专门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并安排专人负责,进一步加强正面宣传,积极与公众互动,正确引导、及时应对和妥善处理社会舆论。同时,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召开基层群众、律师、当事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各类座谈会49次568人次,走访群众400余人次,征求意见建议147条,为了解民生民情、解决群众困难提供了依据。
三是注重公众参与邀民督。积极推进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 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参与审判、监督司法。年初,增选了34名人民陪审员,目前,全院共有54名人民陪审员,数量与一线办案法官基本相同。今年以来,人民陪审员共参审各类案件640件,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人民陪审员参审率达90.1%。同时,定期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180余人次参观法院场所、旁听案件庭审、组织座谈交流,认真听取意见建议。
四是树立公信司法暖民心。充分发挥巡回法庭的便民利民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司法公开,使偏远乡村和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也感受了“阳光司法”的温暖。今年以来,深入邹坞镇东防备村、西姚山社区等村庄、社区开展巡回审判50余案,在周末、节假日期间开展假日法庭20余案,实现了让群众在方便的地点、时间进行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