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 http://zzzy.sdcourt.gov.cn

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22年2月22日)

2022年03月24日
作者:枣庄中院新闻管理员
打印 分享到:

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2222日在枣庄市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 于锡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全市法院在党委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和上级法院有效指导下,在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狠抓执法办案,坚持守正创新,淬炼过硬队伍,推动各项工作实现了新发展。5年来,全市法院累计收案269971件,审执结272314件;中院收案36121件,审执结36889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司法力量。

一、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参与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法治建设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2150件,判处罪犯16878人。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严厉打击暴力恐怖、邪教、间谍犯罪行为。从严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审结放火、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危险驾驶等犯罪案件4301件。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犯罪,审结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以及盗窃、抢夺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案件4406件。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审结集资诈骗、网络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案件700件,其中包括涉及79名被告人的5.31电信诈骗案、20件涉案资金共计42.4亿元的传销犯罪案。依法惩治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审结寻衅滋事、“黄赌毒”等犯罪案件2413件。维护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经济社会秩序,依法从快从严审结妨害公务、物资诈骗等涉疫情犯罪案件32件,薛城法院审结的一起口罩诈骗案入选全省法院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十大典型案例。继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犯罪案件240件,其中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法规司原副司长陈伟、济南市原副市长王新文等一批重大职务犯罪案;切实加强刑事追赃,依法将孙正启案8.14亿元房产及欧阳鸿案8.4亿元非法所得全部追缴到位。认真落实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心理干预、轻罪记录封存等制度,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312件。保障激励罪犯改造,审结减刑假释案件5386件。

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切实履行扫黑除恶重大政治责任,2018年以来,全市法院审结一、二审涉黑、涉恶及保护伞案件70件,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80人,依法审理了李绍彬、满宇然、朱彦彬等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公安部挂牌督办的满宇然案入选全省法院扫黑除恶十大典型案例。强力“打财断血”,判处财产刑及追缴、没收违法财产10112.08万元,执行到位9535.69万元,执行到位率达94.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6个百分点。聚焦工程建设、自然资源等重点行业领域,及时移交涉案线索、提出司法建议,促进行业治理、源头治理,一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入选全省扫黑除恶斗争重点行业领域典型案例。全市法院1个集体和2名干警被表彰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

支持法治政府建设。监督支持依法行政,审结一审行政诉讼案件2839件,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3040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发布民法典“五个一百”典型案例90余期,送法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180余场次,连续21860余人次“走进直播间”说理释法290场次,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二、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审结一审商事案件68349件。出台服务保障“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六稳、六保”等意见55个,精准服务全市中心工作。成立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3个工作专班和21个工作组,牵头推进“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三项一级指标,对接联动11家二级指标单位,明确27项任务,出台22项制度,有力加强产权和企业司法保护。2020年牵头推进的“执行合同”指标取得全市最好成绩。

助力转型升级发展。推动建立破产审判府院联动、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制度,协调成立破产管理人协会、破产费用基金, 与阿里集团合作开通枣庄破产审判全流程网上办理平台,审结破产案件125件,累计盘活资产57.5亿元,激活土地9000余亩,稳定职工1.8万人,化解不良债务131.4亿元,切断担保圈债务15.2亿元。市中法院审结的山东雅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入选全省法院破产审判十大典型案例。全市法院破产审判经验被最高法院、省法院推介。

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专业化审判,审结商标权、著作权、不正当竞争等知识产权案件1815件,在全国首次适用商标法惩罚性赔偿条款审结“六个核桃”商标侵权案,中国法学会在枣庄召开专题研讨会。针对普遍存在的举证难、赔偿低、成本高、周期长问题,印发《诉讼指引》,加强举证指导,强化多元解纷,知识产权案件平均办案周期少于全省平均4.8天,一审案件快审周期18.6天,案件调撤率67.62%,诉前调解成功率37%,自动履行率达100%。深化保护协作,积极对接高新技术产业、锂电产业等重点项目,出台意见选定首批20家科技创新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网络,与执法部门、中介机构实行“三联共建”,会同全省中西部十地市中院签署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跨区域协作协议,联合鲁苏十地市中院建立淮海经济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作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护航绿色生态发展。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设立12个环资审判专门机构,推行一审环资案件“三审合一”,实行涉大运河、南四湖等重点保护区域环资案件集中管辖,审结各类环资案件1155件,3起案件入选全省法院十大典型案例。创新完善恢复性司法新模式,适用“补种复绿”“劳务代偿”,判决缴纳修复费用,台儿庄法院建立洞山、赵村司法生态修复基地,有效推动环境修复。深化生态共治,与生态环境局等9部门会签《构建环境资源保护司法行政协作机制意见》,开展预防性法治宣传,提出预警性司法建议,推动形成各司其职、互动互联的环境综合治理体系。

三、坚持人民至上,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积极回应民生诉求。审结一审民事案件59337件。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审结涉农村土地承包、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耕地保护等纠纷案件1121件,服务保障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审判经验被中央电视台《民法典进行时》报道。依法保护人身权益,审结人身伤害、交通事故、医疗损害赔偿等侵权纠纷案件12464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审结劳动争议、追索劳动报酬等纠纷案件6534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审结房地产开发经营、商品房销售合同、房屋买卖合同等纠纷案件8789件,妥善化解涉及1000余户的蓝水湾、600余户的奚仲花园、152户的燕山公馆等多起多年群体性纠纷案件。依法保护弱势群体,审结国家赔偿案件51件,向困难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1338万元。

持续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开展“执行质效提升年”活动,执结案件55409件,实现胜诉权益132.32亿元,2019年中院执行完毕率、实际执行到位率位列全省中院第1名。坚持精准攻坚,常态化开展涉民生、涉民营企业专项执行活动,集中排查解决“办证难”“腾房难”等群众关切问题。助力“产业兴市”,妥善处置了双子星商业综合体系列债务纠纷,使烂尾达7年的地标性建筑重获新生。推动诚信机制建设,对19243人限制高消费,将不履行生效裁判的8672名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为1539名履行义务被执行人及时解除失信、限高措施,生效裁判必须履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切实提升诉讼服务水平。提出司法为民便民措施23项,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600余项,努力解决涉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完善12368诉讼服务热线,实现网上立案、网上交退费、网上阅卷、网上开庭、电子送达,提供“肩并肩”代办服务,构建起线上线下打通、内网外网联动的立体式诉讼服务模式,群众参加诉讼更加方便快捷。

四、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严格落实人员分类管理,指导协助基层法院完成内设机构改革,持续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按照“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改革要求,运行新型办案模式,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坚持放权与监督并重,加强院庭长对审判权运行特别是“四类案件”的监督管理,改判案件提交专业法官会议研究,发回案件一律由院长签发,与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开通全省首个人大监察和司法监督平台,确保放权不放任、用权受监督。强化职业权益保障,稳步开展员额法官、司法辅助、行政人员按期晋升、择优选升工作,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激励干警担当作为。全市法院员额法官年人均办案178件,院庭长办案占比45.8%

深化诉讼制度改革。强化流程再造,成立速裁快审团队41个,扎实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2021年全市法院平均办案周期55.03天,较2016年缩短42.42天,速裁平均办案周期28.53天,其中15天内结案占比46.75%。经最高法院批准,省法院指定我市法院开展跨行政区划管辖行政案件改革试点,赋予当事人选择管辖法院的权利,既保证了公正审判,也方便了群众诉讼,改革经验在全省法院推广,被评为2019年全省十大法治事件。峄城法院作为全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法院,探索实行大合议制、事实审,经验获全国人大、最高法院肯定,为制定《人民陪审员法》提供了有益经验。滕州、山亭法院深化家事审判试点改革,推行家事案件冷静期、情感修复、心理咨询等制度,滕州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被授予“全国法院先进集体”。

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建立“万人成讼率”定期通报机制,与“e呼善应”“榴乡诉递”“e诉通”等社会治理平台及乡镇司法所开展双向对接,推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对接1645家基层单位、2302名基层单位人员,数量全省第一。强化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与市人民银行、枣庄银保监分局、市市场监管局会签意见,建立“1+1+n”联席会议、“行业调解+人民调解+公证调解”多元共治、人民调解平台与金融纠纷调解网“双网”融合等机制,推动金融纠纷多元高效化解,促使更多“金融活水”注入实体经济。强化诉源治理,设立诉调对接中心31个,选聘特邀调解员152名,建立道交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行政案件审前和解中心、执行和解中心等纠纷解决平台,协调工会、妇联、住建、市场监管等20个机构成立行业调解组织,与48家行业组织、62家金融部门建立诉调对接机制,诉前调解纠纷40747件,调解成功24856件,2021年全市法院诉讼收案同比减少6.82%。

加强智慧法院建设。推进智慧审判,实现从诉前调解、立案、审判、执行、卷宗流转全流程网上办案,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工作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法院报》推介,走在了全国法院前列。推进智慧执行,在全国率先建立并运行不动产网络查控平台,建立个人住房公积金网上执行协作、“保险+救助”机制,所有案件财产线索网上查控,司法拍卖全部网上进行,实现从“车轮上的执行”向“键盘上的执行”转变。推进智慧管理,加强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建设,审判执行关键节点全程留痕,质效数据实时动态自动生成,执法办案全程可视化监督;完善行政云平台,非涉密公文网络阅办,资产管理、车辆管理、财务报销等全部网上运行,政务运行更加低碳高效。

五、坚持全面从严,持续锻造过硬法院队伍

坚决筑牢政治忠诚。旗帜鲜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认真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法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持续推进“一院一品牌”、智慧党建和党建文化建设,中院和3个基层法院党建品牌被评为“全市优秀机关党建品牌”,6名干警分别被表彰为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和全省、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研究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等8个文件,健全完善学术交流备案审查等4项制度,全面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依法维护司法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切实打牢基层基础。强化强基导向,优化人民法庭职能布局,平均1个法庭辐射2个镇街,打造金融、家事、环资、道交等专业化法庭,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中的职能作用。提升履职能力,组织各类“线上”“线下”培训、调训400余期,组织开展精品审判“五个一”、“实践与争鸣”法官论坛、岗位大练兵等活动,加强法官与人民陪审员、调解员交流互动,着力提升干警业务水平和群众工作能力。

持续从严正风肃纪。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强化“一岗双责”,认真做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深入开展司法巡查、审务督察,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先后抽调238精干力量成立60个工作专班,组织学习研讨、辅导讲座、现场教学等活动927场次,聚焦6+5”查纠整治体系深入整治顽瘴痼疾,制定完善规章制度83个, 推动全市法院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六、主动接受监督,不断提升法院工作水平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坚持大会报告和专项报告制度,落实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诚恳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虚心听取意见建议。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络,落实专题汇报、走访联络、意见办理、邀请见证、一职多能、考核推动六项机制,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接受代表、委员对法院工作的监督和支持。自觉接受纪检监察监督,主动邀请纪委监委监督重大事项决策。认真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常态化落实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制度,依法办理抗诉案件和检察建议。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聘任特邀监督员73名,举行新闻发布会、法院开放日等活动127次。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全市法院整体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多项工作擦亮了“枣庄法院品牌”,各级领导190余次对法院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全市法院299个集体和615名个人获得市级以上表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委的坚强领导、人大的有力监督、政府政协以及社会各界和全市人民的关心帮助,得益于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支持。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是:大局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前瞻性、针对性、精准性与新时代党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还有差距;履职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审判执行质效、诉讼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还有差距;党风廉政建设需要进一步用力,工作作风、廉洁司法与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要求还有差距,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立足自身,做好工作,积极争取各方面的关心、支持,持续认真解决。

新一年的主要任务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围绕“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实施“党建统领、中心突破、两翼展开、精兵强院”审判执行质效提升工程,推动全市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是坚持党建统领,以更高站位筑牢政治忠诚。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定期向党委报告重大事项、重要工作,牢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在全市法院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案例化三述”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特别是让员额法官想清说透做实如何在办理案件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二是围绕中心大局,以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纵深推进,坚持能动司法和精准司法服务,建立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司法保障绿色通道,开展“法官进企业”活动,加强对招商引资部门、锂电产业协会以及重点企业的联系走访,主动帮助解决在项目落地、知识产权保护、劳动争议等方面存在的法律难点、堵点问题,努力为不同需求的市场主体提供更加精准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三是深化司法为民,以更高标准维护公平正义。坚持公平和效率齐抓,充实强化审务督察力量,加强与派驻纪检监察部门协同联动,以审务督察、案件评查、举报倒查等手段促进司法公正;调整优化绩效考核制度,奖勤罚懒、末位劝退,坚决打破绩效分配“大锅饭”,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退,进一步激发干警干事创业精气神。部署开展“执行大会战”行动,用好“交叉执行”“提级执行”手段,着力解决案件执行时间长、执行到位率低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诉源治理,强化司法对其他矛盾调处手段的融合赋能,形成以诉前调解和司法确认为核心的多元化纠纷调处机制,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法院力量。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加强智慧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是注重自我革命,以更严要求锤炼过硬队伍。以“打造学习型机关”为目标,实施精兵强院战略,实行分层次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分类别岗位练兵活动,组织优秀法官、先进典型、领导干部上讲台,切实提升干警司法综合能力。坚持严字当头、一严到底,巩固深化教育整顿成果,压紧压实院庭长教育监督管理职责,实行“一岗双责双报告”制度,确保既管好事又管好人;将司法办案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以及作风不严、质效不高等行为纳入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运用范畴,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司法环境。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全市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决议,笃行不怠、砥砺奋进,不断开创全市法院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件:部分用语说明

附件:

部分用语说明

1.一审环资案件“三审合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案件类型和统计规范(试行)》,山东高院将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犯罪案件28个罪名,涉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民事纠纷案件、涉资源开发利用物权纠纷、合同纠纷案件29个案由,涉政府及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渔业、水利等部门为被告的环境资源类行政案件6个案由,由全省三级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集中审理。

2.“四类案件”:院庭长对以下“四类案件”进行重点监督:(一)涉及群体性纠纷,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二)疑难、复杂且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三)与本院或者上级法院的类案判决可能发生冲突的案件;(四)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反映法官有违法审判行为的案件。

3.精品审判“五个一”活动:枣庄中院组织开展“开好一个示范庭、写好一份精品判决、编写一个典型案例、撰写一篇高水平的调研文章、提出一条高质量的司法建议”精品审判“五个一”活动。

4.队伍教育整顿“6+5”查纠整治体系: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枣庄中院在严肃查纠整治六大顽瘴痼疾“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法院工作实际,梳理确定了政治建设、多元解纷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办案质效、智慧办案和司法公开及作风建设等方面的五个“自选动作”,形成“6+5”查纠整治工作体系。

5.“中心突破、两翼展开”:“中心突破”是指,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有所突破,包括一是坚持能动司法,在精准服务大局上有突破;二是深化诉源治理,在推动现代化社会治理上有突破。“两翼展开”是指,一是“以督察促公正”,即以强有力的督察手段,确保司法公正底线;二是“以考核提质效”,即以绩效考核为导引,加强业绩考核调度,所有资源向一线倾斜,推动全市法院质效指标大幅提升。

6.习近平法治思想“案例化三述”活动:枣庄中院将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述思想、述理解、述落实”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警特别是员额法官结合自身办理的案件,想清说透做实在工作中如何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如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如何服务大局工作。

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秘书处        2022219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