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开展“三强三优”专项活动,就是山东法院自觉定好位、挑大梁的生动体现。作为全局中的重要一域,青岛法院始终紧扣“ 三强三优”主题,扎实开展“创优跃升年” 行动,准确把握好“ 五对关系” ,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把握好“知”与“行”的关系,以理念先行引领创优跃升
一纲举而万目张。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必须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自觉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具体而言,就是要深学践悟能动履职、“抓前端、治未病”、双赢多赢共赢、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等理念,引领工作出亮点、树品牌。去年以来,青岛法院以审判理念现代化为引领,打造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和青和理”、知识产权审判“青知”、国际商事审判“尚合”、金融审判“融·实”、环境资源审判“法润青绿”、执行工作“蓝色风暴”等特色品牌,共有 145 个集体、209名个人获市级以上表彰, 116 项经验做法、273件典型案例在全国和省市推广,多项工作获得最高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高度评价。
把握好“政”与“法”的关系,以能动履职服务发展大局
人民法院既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机关,又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机关。讲政治从来都是具体的,要求人民法院始终坚持能动履职,做优做好“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今年以来,青岛法院能动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面对面听取 12 位民营企业家代表意见建议,分析近三年涉民营企业商事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向市委进行报告,承办最高法院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调研座谈会,相关改革探索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高度评价。在“全国环评造假入刑第一案”审理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政治自觉、法治自觉、审判自觉,有力促进了环评市场有序规范发展,生态环境部点赞该案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标志性成果”。
把握好“多”与“少”的关系,以源头治理减少诉讼增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成为“诉讼大国”。但是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数量不断攀升,“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实践证明,抓末端、治已病只是治标之举,抓前端、治未病才是治本之策,是答好“不能成为‘诉讼大国’”时代命题的有效路径。去年以来,青岛法院与人社、民政等20余家单位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共享数据10万余次,形成专项分析报告24件,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司法大数据支撑。与此同时,与市委依法治市办联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司法建议工作的十项措施》,针对审判实务中发现的共性和苗头性问题,发出司法建议357件,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涉信用卡、服装商标侵权、商品房逾期交付等领域案件发生。今年年初,我们向市委专题报告司法建议工作情况,获得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批示肯定。
把握好“大”与“小”的关系,以办好小案彰显司法温度
人民法院办理的大多是一个个“小案”,但公平正义正是由一个个“小案”积聚、 民生福祉由一个个“ 小案” 保障,“小案”里亦有大文章、大情怀、大道理、大智慧。去年以来,青岛法院坚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每一起民生“小案”,不断增添为民司法成色。特别是在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方便残疾人参与诉讼方面,全面加强无障碍设施、绿色服务窗口建设,与市残联建立诉调对接机制,聘请13名特邀调解员开展涉残疾人纠纷调解工作,相关工作获得最高法院、司法部、中国残联高度评价,青岛法院被确定为涉残疾人“总对总”多元解纷机制试点法院,青岛中院获评全省首批“有爱无碍”诉讼服务示范文明岗法院。
把握好“案”与“人”的关系,以大管理观促推提质增效
管住“案” 与管住“人” 是审判管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就必须将“评案”与“考人”有机结合,把“人”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全员考核等融入对“案”的考核指标,把管住“ 案” 作为管住“人”、治好“院”的落点。去年以来,青岛法院坚持“大管理观”,狠抓院庭长“关键少数”,健全完善审判运行态势分析机制,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认真贯彻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有效激发干警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去年全市法院共有18项指标同比趋优,5项指标优于合理区间。特别是自人民法院案例库今年上线运行以来,青岛法院共报送案例 516 件,“张正欣贪污违法所得没收案”等28件典型案例被收录入库,入库数量居全省中院首位。
——本文载于2024年7月12日《山东法制报》头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开展“三强三优”专项活动,就是山东法院自觉定好位、挑大梁的生动体现。作为全局中的重要一域,青岛法院始终紧扣“ 三强三优”主题,扎实开展“创优跃升年” 行动,准确把握好“ 五对关系” ,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把握好“知”与“行”的关系,以理念先行引领创优跃升
一纲举而万目张。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必须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自觉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具体而言,就是要深学践悟能动履职、“抓前端、治未病”、双赢多赢共赢、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等理念,引领工作出亮点、树品牌。去年以来,青岛法院以审判理念现代化为引领,打造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和青和理”、知识产权审判“青知”、国际商事审判“尚合”、金融审判“融·实”、环境资源审判“法润青绿”、执行工作“蓝色风暴”等特色品牌,共有 145 个集体、209名个人获市级以上表彰, 116 项经验做法、273件典型案例在全国和省市推广,多项工作获得最高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高度评价。
把握好“政”与“法”的关系,以能动履职服务发展大局
人民法院既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机关,又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机关。讲政治从来都是具体的,要求人民法院始终坚持能动履职,做优做好“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今年以来,青岛法院能动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面对面听取 12 位民营企业家代表意见建议,分析近三年涉民营企业商事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向市委进行报告,承办最高法院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调研座谈会,相关改革探索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高度评价。在“全国环评造假入刑第一案”审理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政治自觉、法治自觉、审判自觉,有力促进了环评市场有序规范发展,生态环境部点赞该案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标志性成果”。
把握好“多”与“少”的关系,以源头治理减少诉讼增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成为“诉讼大国”。但是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数量不断攀升,“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实践证明,抓末端、治已病只是治标之举,抓前端、治未病才是治本之策,是答好“不能成为‘诉讼大国’”时代命题的有效路径。去年以来,青岛法院与人社、民政等20余家单位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共享数据10万余次,形成专项分析报告24件,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司法大数据支撑。与此同时,与市委依法治市办联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司法建议工作的十项措施》,针对审判实务中发现的共性和苗头性问题,发出司法建议357件,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涉信用卡、服装商标侵权、商品房逾期交付等领域案件发生。今年年初,我们向市委专题报告司法建议工作情况,获得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批示肯定。
把握好“大”与“小”的关系,以办好小案彰显司法温度
人民法院办理的大多是一个个“小案”,但公平正义正是由一个个“小案”积聚、 民生福祉由一个个“ 小案” 保障,“小案”里亦有大文章、大情怀、大道理、大智慧。去年以来,青岛法院坚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每一起民生“小案”,不断增添为民司法成色。特别是在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方便残疾人参与诉讼方面,全面加强无障碍设施、绿色服务窗口建设,与市残联建立诉调对接机制,聘请13名特邀调解员开展涉残疾人纠纷调解工作,相关工作获得最高法院、司法部、中国残联高度评价,青岛法院被确定为涉残疾人“总对总”多元解纷机制试点法院,青岛中院获评全省首批“有爱无碍”诉讼服务示范文明岗法院。
把握好“案”与“人”的关系,以大管理观促推提质增效
管住“案” 与管住“人” 是审判管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就必须将“评案”与“考人”有机结合,把“人”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全员考核等融入对“案”的考核指标,把管住“ 案” 作为管住“人”、治好“院”的落点。去年以来,青岛法院坚持“大管理观”,狠抓院庭长“关键少数”,健全完善审判运行态势分析机制,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认真贯彻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有效激发干警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去年全市法院共有18项指标同比趋优,5项指标优于合理区间。特别是自人民法院案例库今年上线运行以来,青岛法院共报送案例 516 件,“张正欣贪污违法所得没收案”等28件典型案例被收录入库,入库数量居全省中院首位。
——本文载于2024年7月12日《山东法制报》头版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QINGDAO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开展“三强三优”专项活动,就是山东法院自觉定好位、挑大梁的生动体现。作为全局中的重要一域,青岛法院始终紧扣“ 三强三优”主题,扎实开展“创优跃升年” 行动,准确把握好“ 五对关系” ,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把握好“知”与“行”的关系,以理念先行引领创优跃升
一纲举而万目张。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必须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自觉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具体而言,就是要深学践悟能动履职、“抓前端、治未病”、双赢多赢共赢、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等理念,引领工作出亮点、树品牌。去年以来,青岛法院以审判理念现代化为引领,打造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和青和理”、知识产权审判“青知”、国际商事审判“尚合”、金融审判“融·实”、环境资源审判“法润青绿”、执行工作“蓝色风暴”等特色品牌,共有 145 个集体、209名个人获市级以上表彰, 116 项经验做法、273件典型案例在全国和省市推广,多项工作获得最高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高度评价。
把握好“政”与“法”的关系,以能动履职服务发展大局
人民法院既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机关,又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机关。讲政治从来都是具体的,要求人民法院始终坚持能动履职,做优做好“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今年以来,青岛法院能动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面对面听取 12 位民营企业家代表意见建议,分析近三年涉民营企业商事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向市委进行报告,承办最高法院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调研座谈会,相关改革探索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高度评价。在“全国环评造假入刑第一案”审理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政治自觉、法治自觉、审判自觉,有力促进了环评市场有序规范发展,生态环境部点赞该案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标志性成果”。
把握好“多”与“少”的关系,以源头治理减少诉讼增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成为“诉讼大国”。但是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数量不断攀升,“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实践证明,抓末端、治已病只是治标之举,抓前端、治未病才是治本之策,是答好“不能成为‘诉讼大国’”时代命题的有效路径。去年以来,青岛法院与人社、民政等20余家单位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共享数据10万余次,形成专项分析报告24件,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司法大数据支撑。与此同时,与市委依法治市办联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司法建议工作的十项措施》,针对审判实务中发现的共性和苗头性问题,发出司法建议357件,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涉信用卡、服装商标侵权、商品房逾期交付等领域案件发生。今年年初,我们向市委专题报告司法建议工作情况,获得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批示肯定。
把握好“大”与“小”的关系,以办好小案彰显司法温度
人民法院办理的大多是一个个“小案”,但公平正义正是由一个个“小案”积聚、 民生福祉由一个个“ 小案” 保障,“小案”里亦有大文章、大情怀、大道理、大智慧。去年以来,青岛法院坚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每一起民生“小案”,不断增添为民司法成色。特别是在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方便残疾人参与诉讼方面,全面加强无障碍设施、绿色服务窗口建设,与市残联建立诉调对接机制,聘请13名特邀调解员开展涉残疾人纠纷调解工作,相关工作获得最高法院、司法部、中国残联高度评价,青岛法院被确定为涉残疾人“总对总”多元解纷机制试点法院,青岛中院获评全省首批“有爱无碍”诉讼服务示范文明岗法院。
把握好“案”与“人”的关系,以大管理观促推提质增效
管住“案” 与管住“人” 是审判管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就必须将“评案”与“考人”有机结合,把“人”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全员考核等融入对“案”的考核指标,把管住“ 案” 作为管住“人”、治好“院”的落点。去年以来,青岛法院坚持“大管理观”,狠抓院庭长“关键少数”,健全完善审判运行态势分析机制,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认真贯彻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有效激发干警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去年全市法院共有18项指标同比趋优,5项指标优于合理区间。特别是自人民法院案例库今年上线运行以来,青岛法院共报送案例 516 件,“张正欣贪污违法所得没收案”等28件典型案例被收录入库,入库数量居全省中院首位。
——本文载于2024年7月12日《山东法制报》头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开展“三强三优”专项活动,就是山东法院自觉定好位、挑大梁的生动体现。作为全局中的重要一域,青岛法院始终紧扣“ 三强三优”主题,扎实开展“创优跃升年” 行动,准确把握好“ 五对关系” ,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把握好“知”与“行”的关系,以理念先行引领创优跃升
一纲举而万目张。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必须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自觉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具体而言,就是要深学践悟能动履职、“抓前端、治未病”、双赢多赢共赢、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等理念,引领工作出亮点、树品牌。去年以来,青岛法院以审判理念现代化为引领,打造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和青和理”、知识产权审判“青知”、国际商事审判“尚合”、金融审判“融·实”、环境资源审判“法润青绿”、执行工作“蓝色风暴”等特色品牌,共有 145 个集体、209名个人获市级以上表彰, 116 项经验做法、273件典型案例在全国和省市推广,多项工作获得最高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高度评价。
把握好“政”与“法”的关系,以能动履职服务发展大局
人民法院既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机关,又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机关。讲政治从来都是具体的,要求人民法院始终坚持能动履职,做优做好“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今年以来,青岛法院能动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面对面听取 12 位民营企业家代表意见建议,分析近三年涉民营企业商事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向市委进行报告,承办最高法院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调研座谈会,相关改革探索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高度评价。在“全国环评造假入刑第一案”审理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政治自觉、法治自觉、审判自觉,有力促进了环评市场有序规范发展,生态环境部点赞该案为“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标志性成果”。
把握好“多”与“少”的关系,以源头治理减少诉讼增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成为“诉讼大国”。但是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数量不断攀升,“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实践证明,抓末端、治已病只是治标之举,抓前端、治未病才是治本之策,是答好“不能成为‘诉讼大国’”时代命题的有效路径。去年以来,青岛法院与人社、民政等20余家单位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共享数据10万余次,形成专项分析报告24件,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司法大数据支撑。与此同时,与市委依法治市办联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司法建议工作的十项措施》,针对审判实务中发现的共性和苗头性问题,发出司法建议357件,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涉信用卡、服装商标侵权、商品房逾期交付等领域案件发生。今年年初,我们向市委专题报告司法建议工作情况,获得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批示肯定。
把握好“大”与“小”的关系,以办好小案彰显司法温度
人民法院办理的大多是一个个“小案”,但公平正义正是由一个个“小案”积聚、 民生福祉由一个个“ 小案” 保障,“小案”里亦有大文章、大情怀、大道理、大智慧。去年以来,青岛法院坚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每一起民生“小案”,不断增添为民司法成色。特别是在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方便残疾人参与诉讼方面,全面加强无障碍设施、绿色服务窗口建设,与市残联建立诉调对接机制,聘请13名特邀调解员开展涉残疾人纠纷调解工作,相关工作获得最高法院、司法部、中国残联高度评价,青岛法院被确定为涉残疾人“总对总”多元解纷机制试点法院,青岛中院获评全省首批“有爱无碍”诉讼服务示范文明岗法院。
把握好“案”与“人”的关系,以大管理观促推提质增效
管住“案” 与管住“人” 是审判管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就必须将“评案”与“考人”有机结合,把“人”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全员考核等融入对“案”的考核指标,把管住“ 案” 作为管住“人”、治好“院”的落点。去年以来,青岛法院坚持“大管理观”,狠抓院庭长“关键少数”,健全完善审判运行态势分析机制,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认真贯彻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有效激发干警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去年全市法院共有18项指标同比趋优,5项指标优于合理区间。特别是自人民法院案例库今年上线运行以来,青岛法院共报送案例 516 件,“张正欣贪污违法所得没收案”等28件典型案例被收录入库,入库数量居全省中院首位。
——本文载于2024年7月12日《山东法制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