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网站
 |  无障碍浏览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抖音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2019年7月17日)

2019年12月05日
作者:吕佼
打印 分享到: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9年7月17日在市十六届

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李方民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本次会议安排,我代表市中级法院报告全市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解决执行难”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是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的庄严承诺。2016年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以来,在市委的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全市法院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实主办责任在加强执行联动、规范执行行为、突出执行强制上下功夫,较好地实现了“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阶段性目标。

一、广泛凝聚共识,在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上取得明显成效

市委、市人大多次听取中院执行工作专题汇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支持法院解决执行难的文件,将解决执行难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市人大出台了加强法院执行工作的决定,市政协听取中院执行工作专题汇报并提出了五个关于执行的组织提案,各区市党委也都听取了汇报并出台了专门文件全力支持法院解决执行难,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执行联动覆盖面不断扩大。各银行和房产登记、车辆管理社会保险等单位的支持下,我们建成了覆盖22家银行和房屋、土地、车辆信息的“点对点”司法查控网络平台,并将全市10家法人银行及不动产信息纳入最高法院“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初步现了涉案财产的查询、冻结、扣划一体化,改变了过去完全依靠登门临柜式的执行工作方式。三年来,全市法院累计查询347.7万次,涉及案件4.5万件,涉及被执行人7.6万人。

——信用建设精准度不断提高。市委宣传部、发改委、银监局等单位全力支持,我们建立了“金法媒信用曝光平台”,完善了失信被执行人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对失信被执行人融资信贷、企业注册、工程招标、高消费等行为进行精确限制,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6.4万人次,采取限制高消费等措施7.1万人次,“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惩戒效果初步显现。加强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工作,与市发改委共同组织信用修复培训4次,367名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法定义务后退出失信名单,初步形成了惩戒失信、激励守信、信用修复的青岛特色信用体系。

——拒执制裁协同性不断增强。检察院、公安局等政法机关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与法院联合制定了拒执犯罪案件办理指导意见、拒执罪适用自诉程序意见、推进解决执行难协作备忘录等文件,推进解决找人找物难的问题,共同打击拒执犯罪。制度建立以来,公安机关共协助查找被执行人481人、扣押车辆103辆,收拘被执行人535人,法院以拒执罪追究了34名被执行人刑事责任。

——社会公众关注度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法院执行工作越来越关注,三年来我们共召开执行新闻发布会12次,省级以上媒体共刊发青岛法院执行稿件5327件;开展“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活动,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60余家新闻媒体全程参与报道,1500余万网友在线观看直播。同时,发挥影视作品影响力和感染力,我们与最高法院联合拍摄微电影《寻人启事》、院线电影《特别追踪》、电视剧《阳光下的法庭》和纪录片《失信惩戒录》,努力推动形成理解执行、尊重执行、协助执行的共识。

二、强化主责担当,在全面攻坚提升执行案件兑现率上取得明显成效

三年来,全市法院把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一项政治任务,明确院长作为解决执行难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执行局长为直接责任人,班子成员分片、分类包干负责,举全市法院之力全力攻坚执行难。

——执行攻坚力度不断加大。瞄准提升生效判决的兑现率这一根本目标,持续开展“执行利剑”、“春雷”、“夏雨”、“秋风”、“冬暖”和“蓝色风暴”等集中执行活动,三年来共执结各类案件12.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322.5亿元,三年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达到94.7%。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三年来共清理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230件,执行到位金额8.4亿元。利用强大的执行攻势化解涉“担保圈”、破产等疑难复杂执行案件2264件,涉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等营商环境案件1962件,解决12个月以上长期没有执结案件1054件,初步扭转了执行工作的被动局面。

——执行统筹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两级法院全部实现了执行指挥中心的实体化运行,建立了三级法院执行实施案件协同办理机制,法院院长定期调度,执行局长蹲点办公,实时监控办案流程节点,现场指挥重大案件执行,统筹调配辖区执行力量,推动了执行工作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三年来,全市法院共办理执行督办事项759件,远程调度重大执行案件、应急突发事件15次,执行委托7481次,执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信访矛盾化解能力不断增强。两级法院全部完成执行接访窗口的规范化建设,组建执行信访监督团队,建立执行申诉信访办理系统,健全预约接访、信访包案、信访会商等制度,全市法院执行信访案件办结率提高到90%以上。充分发挥司法救助功能,保险公司建立“保全+救助+悬赏机制,对执行不能、涉民生等案件,依法依规进行救助,三年来全市法院共救助166案186人,发放执行救助金379万元,化解涉执行信访案件91件。

——执行行为规范化不断推进。完善执行实施、执行审查、分段集约执行等系列规程,开展见证执行、执行直播、督查回访等活动,实现执行全过程监督、全过程管理对执行案款实行“一案一账户”管理,两级法院全部实现账户管理系统与执行流程、财务系统自动对接、信息自动同步,共接收执行案款74.2亿元,发放案款41.3亿元。健全完善“执行转破产”衔接工作机制,制定《关于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的若干意见》,三年来共移送破产审查案件63件,涉及执行案件2264件,涉案执行标的49.9亿元,其中727件执行案件得到化解。

——执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推行执行案件网上流转、网上审批、网上运行,全市法院所有执行案件已经全部“上网执行管理和监督打好了基础。建立完善网拍优先、网拍监管工作机制,全市两级法院全部进驻淘宝网,与京东集团在“互联网+仓储物流、互联网+数据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等领域深度合作,网拍法院覆盖率达到100%。三年来,全市法院网络司法拍卖案件成交1546件,成交总金额87.5亿元;其中中院成交214件,成交金额40.7亿元。

、坚持问题导向,在建立健全执行工作长效机制上持续发力

虽然我们在“基本解决执行难”方面有所突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从社会层面看,执法办案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案件执行中人难找、物难查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突出,阻碍、抗拒执行的违法行为尚未得到彻底遏制;社会诚信体系还不健全,失信惩戒机制还不完善,尊重服从生效裁判的氛围有待形成;执行联动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个别单位和部门在信息共享、联合惩戒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破产援助基金尚未建立,等等。从法院自身看,全市法院尚有未结执行案件1.3万件,执行工作压力较大;执行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执行各项程序节点还需进一步规范,终本标准掌握不严格、符合条件案件恢复执行不及时甚至消极执行、粗放执行等问题仍然存在;执行队伍建设跟不上形势任务需要,执行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个别执行人员作风不正、违法乱纪等问题仍然存在;执行宣传声势仍需进一步壮大,社会公众对执行工作、对诉讼风险的认知需要进一步引导。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切实推进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在市委的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着力补齐短板、破解难题,不断提升执行工作水平,努力实现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一是坚持压力传导,继续落实好“一把手”责任,树立“一盘棋”理念,将责任和压力传导到每一位干警,采取一切措施,克服一切困难,鼓足干劲继续攻坚。二是切实凝聚共识,加大与各个方面的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建立打击拒执罪、查物找人等常态机制,协调市政府尽快建立破产援助基金,解决“执转破”案件无启动资金问题。三是推进执行长效机制建设,围绕执行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工作,完善未结执行案件分类解决机制,完善标准化执行卷宗、执行流程、执行评估、网络拍卖等机制,全面提升执行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四是加强执行宣传,继续在多角度、全媒体宣传上下工夫,加大对失信惩戒、打击拒执罪、网络拍卖、悬赏执行以及“执行不能”成因和风险等方面的宣传,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络工作,促进形成理解尊重协助执行的广泛共识。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2017年6月,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了执行工作汇报,这次市人大常委会再次听取和审议“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报告,充分体现了对人民法院工作的高度重视,既是对全市法院执行工作的一次全面监督检查,更是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全市法院将以本次专项报告为契机,在市人大及常委会监督支持下,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的审议意见,进一步健全执行工作措施,严格规范执行权力运行,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坚定不移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为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2019年7月17日)

来源:
2019年12月05日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9年7月17日在市十六届

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李方民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本次会议安排,我代表市中级法院报告全市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解决执行难”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是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的庄严承诺。2016年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以来,在市委的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全市法院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实主办责任在加强执行联动、规范执行行为、突出执行强制上下功夫,较好地实现了“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阶段性目标。

一、广泛凝聚共识,在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上取得明显成效

市委、市人大多次听取中院执行工作专题汇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支持法院解决执行难的文件,将解决执行难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市人大出台了加强法院执行工作的决定,市政协听取中院执行工作专题汇报并提出了五个关于执行的组织提案,各区市党委也都听取了汇报并出台了专门文件全力支持法院解决执行难,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执行联动覆盖面不断扩大。各银行和房产登记、车辆管理社会保险等单位的支持下,我们建成了覆盖22家银行和房屋、土地、车辆信息的“点对点”司法查控网络平台,并将全市10家法人银行及不动产信息纳入最高法院“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初步现了涉案财产的查询、冻结、扣划一体化,改变了过去完全依靠登门临柜式的执行工作方式。三年来,全市法院累计查询347.7万次,涉及案件4.5万件,涉及被执行人7.6万人。

——信用建设精准度不断提高。市委宣传部、发改委、银监局等单位全力支持,我们建立了“金法媒信用曝光平台”,完善了失信被执行人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对失信被执行人融资信贷、企业注册、工程招标、高消费等行为进行精确限制,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6.4万人次,采取限制高消费等措施7.1万人次,“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惩戒效果初步显现。加强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工作,与市发改委共同组织信用修复培训4次,367名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法定义务后退出失信名单,初步形成了惩戒失信、激励守信、信用修复的青岛特色信用体系。

——拒执制裁协同性不断增强。检察院、公安局等政法机关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与法院联合制定了拒执犯罪案件办理指导意见、拒执罪适用自诉程序意见、推进解决执行难协作备忘录等文件,推进解决找人找物难的问题,共同打击拒执犯罪。制度建立以来,公安机关共协助查找被执行人481人、扣押车辆103辆,收拘被执行人535人,法院以拒执罪追究了34名被执行人刑事责任。

——社会公众关注度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法院执行工作越来越关注,三年来我们共召开执行新闻发布会12次,省级以上媒体共刊发青岛法院执行稿件5327件;开展“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活动,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60余家新闻媒体全程参与报道,1500余万网友在线观看直播。同时,发挥影视作品影响力和感染力,我们与最高法院联合拍摄微电影《寻人启事》、院线电影《特别追踪》、电视剧《阳光下的法庭》和纪录片《失信惩戒录》,努力推动形成理解执行、尊重执行、协助执行的共识。

二、强化主责担当,在全面攻坚提升执行案件兑现率上取得明显成效

三年来,全市法院把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一项政治任务,明确院长作为解决执行难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执行局长为直接责任人,班子成员分片、分类包干负责,举全市法院之力全力攻坚执行难。

——执行攻坚力度不断加大。瞄准提升生效判决的兑现率这一根本目标,持续开展“执行利剑”、“春雷”、“夏雨”、“秋风”、“冬暖”和“蓝色风暴”等集中执行活动,三年来共执结各类案件12.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322.5亿元,三年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达到94.7%。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三年来共清理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230件,执行到位金额8.4亿元。利用强大的执行攻势化解涉“担保圈”、破产等疑难复杂执行案件2264件,涉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等营商环境案件1962件,解决12个月以上长期没有执结案件1054件,初步扭转了执行工作的被动局面。

——执行统筹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两级法院全部实现了执行指挥中心的实体化运行,建立了三级法院执行实施案件协同办理机制,法院院长定期调度,执行局长蹲点办公,实时监控办案流程节点,现场指挥重大案件执行,统筹调配辖区执行力量,推动了执行工作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三年来,全市法院共办理执行督办事项759件,远程调度重大执行案件、应急突发事件15次,执行委托7481次,执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信访矛盾化解能力不断增强。两级法院全部完成执行接访窗口的规范化建设,组建执行信访监督团队,建立执行申诉信访办理系统,健全预约接访、信访包案、信访会商等制度,全市法院执行信访案件办结率提高到90%以上。充分发挥司法救助功能,保险公司建立“保全+救助+悬赏机制,对执行不能、涉民生等案件,依法依规进行救助,三年来全市法院共救助166案186人,发放执行救助金379万元,化解涉执行信访案件91件。

——执行行为规范化不断推进。完善执行实施、执行审查、分段集约执行等系列规程,开展见证执行、执行直播、督查回访等活动,实现执行全过程监督、全过程管理对执行案款实行“一案一账户”管理,两级法院全部实现账户管理系统与执行流程、财务系统自动对接、信息自动同步,共接收执行案款74.2亿元,发放案款41.3亿元。健全完善“执行转破产”衔接工作机制,制定《关于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的若干意见》,三年来共移送破产审查案件63件,涉及执行案件2264件,涉案执行标的49.9亿元,其中727件执行案件得到化解。

——执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推行执行案件网上流转、网上审批、网上运行,全市法院所有执行案件已经全部“上网执行管理和监督打好了基础。建立完善网拍优先、网拍监管工作机制,全市两级法院全部进驻淘宝网,与京东集团在“互联网+仓储物流、互联网+数据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等领域深度合作,网拍法院覆盖率达到100%。三年来,全市法院网络司法拍卖案件成交1546件,成交总金额87.5亿元;其中中院成交214件,成交金额40.7亿元。

、坚持问题导向,在建立健全执行工作长效机制上持续发力

虽然我们在“基本解决执行难”方面有所突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从社会层面看,执法办案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案件执行中人难找、物难查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突出,阻碍、抗拒执行的违法行为尚未得到彻底遏制;社会诚信体系还不健全,失信惩戒机制还不完善,尊重服从生效裁判的氛围有待形成;执行联动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个别单位和部门在信息共享、联合惩戒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破产援助基金尚未建立,等等。从法院自身看,全市法院尚有未结执行案件1.3万件,执行工作压力较大;执行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执行各项程序节点还需进一步规范,终本标准掌握不严格、符合条件案件恢复执行不及时甚至消极执行、粗放执行等问题仍然存在;执行队伍建设跟不上形势任务需要,执行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个别执行人员作风不正、违法乱纪等问题仍然存在;执行宣传声势仍需进一步壮大,社会公众对执行工作、对诉讼风险的认知需要进一步引导。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切实推进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在市委的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着力补齐短板、破解难题,不断提升执行工作水平,努力实现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一是坚持压力传导,继续落实好“一把手”责任,树立“一盘棋”理念,将责任和压力传导到每一位干警,采取一切措施,克服一切困难,鼓足干劲继续攻坚。二是切实凝聚共识,加大与各个方面的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建立打击拒执罪、查物找人等常态机制,协调市政府尽快建立破产援助基金,解决“执转破”案件无启动资金问题。三是推进执行长效机制建设,围绕执行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工作,完善未结执行案件分类解决机制,完善标准化执行卷宗、执行流程、执行评估、网络拍卖等机制,全面提升执行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四是加强执行宣传,继续在多角度、全媒体宣传上下工夫,加大对失信惩戒、打击拒执罪、网络拍卖、悬赏执行以及“执行不能”成因和风险等方面的宣传,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络工作,促进形成理解尊重协助执行的广泛共识。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2017年6月,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了执行工作汇报,这次市人大常委会再次听取和审议“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报告,充分体现了对人民法院工作的高度重视,既是对全市法院执行工作的一次全面监督检查,更是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全市法院将以本次专项报告为契机,在市人大及常委会监督支持下,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的审议意见,进一步健全执行工作措施,严格规范执行权力运行,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坚定不移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为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QINGDAO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2019年7月17日)

2019年12月05日
作者:吕佼
打印 分享到: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9年7月17日在市十六届

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李方民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本次会议安排,我代表市中级法院报告全市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解决执行难”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是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的庄严承诺。2016年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以来,在市委的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全市法院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实主办责任在加强执行联动、规范执行行为、突出执行强制上下功夫,较好地实现了“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阶段性目标。

一、广泛凝聚共识,在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上取得明显成效

市委、市人大多次听取中院执行工作专题汇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支持法院解决执行难的文件,将解决执行难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市人大出台了加强法院执行工作的决定,市政协听取中院执行工作专题汇报并提出了五个关于执行的组织提案,各区市党委也都听取了汇报并出台了专门文件全力支持法院解决执行难,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执行联动覆盖面不断扩大。各银行和房产登记、车辆管理社会保险等单位的支持下,我们建成了覆盖22家银行和房屋、土地、车辆信息的“点对点”司法查控网络平台,并将全市10家法人银行及不动产信息纳入最高法院“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初步现了涉案财产的查询、冻结、扣划一体化,改变了过去完全依靠登门临柜式的执行工作方式。三年来,全市法院累计查询347.7万次,涉及案件4.5万件,涉及被执行人7.6万人。

——信用建设精准度不断提高。市委宣传部、发改委、银监局等单位全力支持,我们建立了“金法媒信用曝光平台”,完善了失信被执行人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对失信被执行人融资信贷、企业注册、工程招标、高消费等行为进行精确限制,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6.4万人次,采取限制高消费等措施7.1万人次,“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惩戒效果初步显现。加强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工作,与市发改委共同组织信用修复培训4次,367名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法定义务后退出失信名单,初步形成了惩戒失信、激励守信、信用修复的青岛特色信用体系。

——拒执制裁协同性不断增强。检察院、公安局等政法机关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与法院联合制定了拒执犯罪案件办理指导意见、拒执罪适用自诉程序意见、推进解决执行难协作备忘录等文件,推进解决找人找物难的问题,共同打击拒执犯罪。制度建立以来,公安机关共协助查找被执行人481人、扣押车辆103辆,收拘被执行人535人,法院以拒执罪追究了34名被执行人刑事责任。

——社会公众关注度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法院执行工作越来越关注,三年来我们共召开执行新闻发布会12次,省级以上媒体共刊发青岛法院执行稿件5327件;开展“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活动,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60余家新闻媒体全程参与报道,1500余万网友在线观看直播。同时,发挥影视作品影响力和感染力,我们与最高法院联合拍摄微电影《寻人启事》、院线电影《特别追踪》、电视剧《阳光下的法庭》和纪录片《失信惩戒录》,努力推动形成理解执行、尊重执行、协助执行的共识。

二、强化主责担当,在全面攻坚提升执行案件兑现率上取得明显成效

三年来,全市法院把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一项政治任务,明确院长作为解决执行难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执行局长为直接责任人,班子成员分片、分类包干负责,举全市法院之力全力攻坚执行难。

——执行攻坚力度不断加大。瞄准提升生效判决的兑现率这一根本目标,持续开展“执行利剑”、“春雷”、“夏雨”、“秋风”、“冬暖”和“蓝色风暴”等集中执行活动,三年来共执结各类案件12.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322.5亿元,三年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达到94.7%。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三年来共清理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230件,执行到位金额8.4亿元。利用强大的执行攻势化解涉“担保圈”、破产等疑难复杂执行案件2264件,涉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等营商环境案件1962件,解决12个月以上长期没有执结案件1054件,初步扭转了执行工作的被动局面。

——执行统筹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两级法院全部实现了执行指挥中心的实体化运行,建立了三级法院执行实施案件协同办理机制,法院院长定期调度,执行局长蹲点办公,实时监控办案流程节点,现场指挥重大案件执行,统筹调配辖区执行力量,推动了执行工作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三年来,全市法院共办理执行督办事项759件,远程调度重大执行案件、应急突发事件15次,执行委托7481次,执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信访矛盾化解能力不断增强。两级法院全部完成执行接访窗口的规范化建设,组建执行信访监督团队,建立执行申诉信访办理系统,健全预约接访、信访包案、信访会商等制度,全市法院执行信访案件办结率提高到90%以上。充分发挥司法救助功能,保险公司建立“保全+救助+悬赏机制,对执行不能、涉民生等案件,依法依规进行救助,三年来全市法院共救助166案186人,发放执行救助金379万元,化解涉执行信访案件91件。

——执行行为规范化不断推进。完善执行实施、执行审查、分段集约执行等系列规程,开展见证执行、执行直播、督查回访等活动,实现执行全过程监督、全过程管理对执行案款实行“一案一账户”管理,两级法院全部实现账户管理系统与执行流程、财务系统自动对接、信息自动同步,共接收执行案款74.2亿元,发放案款41.3亿元。健全完善“执行转破产”衔接工作机制,制定《关于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的若干意见》,三年来共移送破产审查案件63件,涉及执行案件2264件,涉案执行标的49.9亿元,其中727件执行案件得到化解。

——执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推行执行案件网上流转、网上审批、网上运行,全市法院所有执行案件已经全部“上网执行管理和监督打好了基础。建立完善网拍优先、网拍监管工作机制,全市两级法院全部进驻淘宝网,与京东集团在“互联网+仓储物流、互联网+数据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等领域深度合作,网拍法院覆盖率达到100%。三年来,全市法院网络司法拍卖案件成交1546件,成交总金额87.5亿元;其中中院成交214件,成交金额40.7亿元。

、坚持问题导向,在建立健全执行工作长效机制上持续发力

虽然我们在“基本解决执行难”方面有所突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从社会层面看,执法办案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案件执行中人难找、物难查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突出,阻碍、抗拒执行的违法行为尚未得到彻底遏制;社会诚信体系还不健全,失信惩戒机制还不完善,尊重服从生效裁判的氛围有待形成;执行联动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个别单位和部门在信息共享、联合惩戒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破产援助基金尚未建立,等等。从法院自身看,全市法院尚有未结执行案件1.3万件,执行工作压力较大;执行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执行各项程序节点还需进一步规范,终本标准掌握不严格、符合条件案件恢复执行不及时甚至消极执行、粗放执行等问题仍然存在;执行队伍建设跟不上形势任务需要,执行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个别执行人员作风不正、违法乱纪等问题仍然存在;执行宣传声势仍需进一步壮大,社会公众对执行工作、对诉讼风险的认知需要进一步引导。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切实推进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在市委的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着力补齐短板、破解难题,不断提升执行工作水平,努力实现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一是坚持压力传导,继续落实好“一把手”责任,树立“一盘棋”理念,将责任和压力传导到每一位干警,采取一切措施,克服一切困难,鼓足干劲继续攻坚。二是切实凝聚共识,加大与各个方面的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建立打击拒执罪、查物找人等常态机制,协调市政府尽快建立破产援助基金,解决“执转破”案件无启动资金问题。三是推进执行长效机制建设,围绕执行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工作,完善未结执行案件分类解决机制,完善标准化执行卷宗、执行流程、执行评估、网络拍卖等机制,全面提升执行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四是加强执行宣传,继续在多角度、全媒体宣传上下工夫,加大对失信惩戒、打击拒执罪、网络拍卖、悬赏执行以及“执行不能”成因和风险等方面的宣传,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络工作,促进形成理解尊重协助执行的广泛共识。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2017年6月,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了执行工作汇报,这次市人大常委会再次听取和审议“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报告,充分体现了对人民法院工作的高度重视,既是对全市法院执行工作的一次全面监督检查,更是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全市法院将以本次专项报告为契机,在市人大及常委会监督支持下,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的审议意见,进一步健全执行工作措施,严格规范执行权力运行,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坚定不移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为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2019年7月17日)

来源:
2019年12月05日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9年7月17日在市十六届

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李方民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本次会议安排,我代表市中级法院报告全市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解决执行难”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是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的庄严承诺。2016年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以来,在市委的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全市法院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实主办责任在加强执行联动、规范执行行为、突出执行强制上下功夫,较好地实现了“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阶段性目标。

一、广泛凝聚共识,在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上取得明显成效

市委、市人大多次听取中院执行工作专题汇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支持法院解决执行难的文件,将解决执行难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市人大出台了加强法院执行工作的决定,市政协听取中院执行工作专题汇报并提出了五个关于执行的组织提案,各区市党委也都听取了汇报并出台了专门文件全力支持法院解决执行难,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执行联动覆盖面不断扩大。各银行和房产登记、车辆管理社会保险等单位的支持下,我们建成了覆盖22家银行和房屋、土地、车辆信息的“点对点”司法查控网络平台,并将全市10家法人银行及不动产信息纳入最高法院“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初步现了涉案财产的查询、冻结、扣划一体化,改变了过去完全依靠登门临柜式的执行工作方式。三年来,全市法院累计查询347.7万次,涉及案件4.5万件,涉及被执行人7.6万人。

——信用建设精准度不断提高。市委宣传部、发改委、银监局等单位全力支持,我们建立了“金法媒信用曝光平台”,完善了失信被执行人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对失信被执行人融资信贷、企业注册、工程招标、高消费等行为进行精确限制,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6.4万人次,采取限制高消费等措施7.1万人次,“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惩戒效果初步显现。加强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工作,与市发改委共同组织信用修复培训4次,367名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法定义务后退出失信名单,初步形成了惩戒失信、激励守信、信用修复的青岛特色信用体系。

——拒执制裁协同性不断增强。检察院、公安局等政法机关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与法院联合制定了拒执犯罪案件办理指导意见、拒执罪适用自诉程序意见、推进解决执行难协作备忘录等文件,推进解决找人找物难的问题,共同打击拒执犯罪。制度建立以来,公安机关共协助查找被执行人481人、扣押车辆103辆,收拘被执行人535人,法院以拒执罪追究了34名被执行人刑事责任。

——社会公众关注度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法院执行工作越来越关注,三年来我们共召开执行新闻发布会12次,省级以上媒体共刊发青岛法院执行稿件5327件;开展“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活动,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60余家新闻媒体全程参与报道,1500余万网友在线观看直播。同时,发挥影视作品影响力和感染力,我们与最高法院联合拍摄微电影《寻人启事》、院线电影《特别追踪》、电视剧《阳光下的法庭》和纪录片《失信惩戒录》,努力推动形成理解执行、尊重执行、协助执行的共识。

二、强化主责担当,在全面攻坚提升执行案件兑现率上取得明显成效

三年来,全市法院把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一项政治任务,明确院长作为解决执行难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执行局长为直接责任人,班子成员分片、分类包干负责,举全市法院之力全力攻坚执行难。

——执行攻坚力度不断加大。瞄准提升生效判决的兑现率这一根本目标,持续开展“执行利剑”、“春雷”、“夏雨”、“秋风”、“冬暖”和“蓝色风暴”等集中执行活动,三年来共执结各类案件12.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322.5亿元,三年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达到94.7%。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三年来共清理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230件,执行到位金额8.4亿元。利用强大的执行攻势化解涉“担保圈”、破产等疑难复杂执行案件2264件,涉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等营商环境案件1962件,解决12个月以上长期没有执结案件1054件,初步扭转了执行工作的被动局面。

——执行统筹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两级法院全部实现了执行指挥中心的实体化运行,建立了三级法院执行实施案件协同办理机制,法院院长定期调度,执行局长蹲点办公,实时监控办案流程节点,现场指挥重大案件执行,统筹调配辖区执行力量,推动了执行工作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三年来,全市法院共办理执行督办事项759件,远程调度重大执行案件、应急突发事件15次,执行委托7481次,执行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信访矛盾化解能力不断增强。两级法院全部完成执行接访窗口的规范化建设,组建执行信访监督团队,建立执行申诉信访办理系统,健全预约接访、信访包案、信访会商等制度,全市法院执行信访案件办结率提高到90%以上。充分发挥司法救助功能,保险公司建立“保全+救助+悬赏机制,对执行不能、涉民生等案件,依法依规进行救助,三年来全市法院共救助166案186人,发放执行救助金379万元,化解涉执行信访案件91件。

——执行行为规范化不断推进。完善执行实施、执行审查、分段集约执行等系列规程,开展见证执行、执行直播、督查回访等活动,实现执行全过程监督、全过程管理对执行案款实行“一案一账户”管理,两级法院全部实现账户管理系统与执行流程、财务系统自动对接、信息自动同步,共接收执行案款74.2亿元,发放案款41.3亿元。健全完善“执行转破产”衔接工作机制,制定《关于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的若干意见》,三年来共移送破产审查案件63件,涉及执行案件2264件,涉案执行标的49.9亿元,其中727件执行案件得到化解。

——执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推行执行案件网上流转、网上审批、网上运行,全市法院所有执行案件已经全部“上网执行管理和监督打好了基础。建立完善网拍优先、网拍监管工作机制,全市两级法院全部进驻淘宝网,与京东集团在“互联网+仓储物流、互联网+数据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等领域深度合作,网拍法院覆盖率达到100%。三年来,全市法院网络司法拍卖案件成交1546件,成交总金额87.5亿元;其中中院成交214件,成交金额40.7亿元。

、坚持问题导向,在建立健全执行工作长效机制上持续发力

虽然我们在“基本解决执行难”方面有所突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从社会层面看,执法办案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案件执行中人难找、物难查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突出,阻碍、抗拒执行的违法行为尚未得到彻底遏制;社会诚信体系还不健全,失信惩戒机制还不完善,尊重服从生效裁判的氛围有待形成;执行联动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个别单位和部门在信息共享、联合惩戒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破产援助基金尚未建立,等等。从法院自身看,全市法院尚有未结执行案件1.3万件,执行工作压力较大;执行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执行各项程序节点还需进一步规范,终本标准掌握不严格、符合条件案件恢复执行不及时甚至消极执行、粗放执行等问题仍然存在;执行队伍建设跟不上形势任务需要,执行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个别执行人员作风不正、违法乱纪等问题仍然存在;执行宣传声势仍需进一步壮大,社会公众对执行工作、对诉讼风险的认知需要进一步引导。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切实推进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在市委的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着力补齐短板、破解难题,不断提升执行工作水平,努力实现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一是坚持压力传导,继续落实好“一把手”责任,树立“一盘棋”理念,将责任和压力传导到每一位干警,采取一切措施,克服一切困难,鼓足干劲继续攻坚。二是切实凝聚共识,加大与各个方面的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建立打击拒执罪、查物找人等常态机制,协调市政府尽快建立破产援助基金,解决“执转破”案件无启动资金问题。三是推进执行长效机制建设,围绕执行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工作,完善未结执行案件分类解决机制,完善标准化执行卷宗、执行流程、执行评估、网络拍卖等机制,全面提升执行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四是加强执行宣传,继续在多角度、全媒体宣传上下工夫,加大对失信惩戒、打击拒执罪、网络拍卖、悬赏执行以及“执行不能”成因和风险等方面的宣传,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络工作,促进形成理解尊重协助执行的广泛共识。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2017年6月,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了执行工作汇报,这次市人大常委会再次听取和审议“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报告,充分体现了对人民法院工作的高度重视,既是对全市法院执行工作的一次全面监督检查,更是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全市法院将以本次专项报告为契机,在市人大及常委会监督支持下,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的审议意见,进一步健全执行工作措施,严格规范执行权力运行,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坚定不移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为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